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解析灾难心理危机的形成、发展及特征

来源:来自网络作者:发布时间:2012-09-05 11:10:03|浏览:152评论:0
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

 

什么是心理危机?

  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种指由非同寻常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所引发的心理危机,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些精神状态,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例如以回想或噩梦形式反复重现创伤性经历和体验,目睹遗物或旧地重游时产生精神痛苦;由于恐惧产生的持续回避行为,某些海啸幸存者可能会从此避免去海滨旅游甚至不敢外出。大多数病人一年内可以恢复,而少数病人则持续数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负担,有的还可能终身精神残疾,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随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认识的深入,心理专家们越来越重视对突发事件的受害者(亲历现场者和在事件中失去亲人的家属,以及参与现场救援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精神伤害。

  心理危机有哪些反应?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

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安全,害怕死去等。

  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心理危机经历怎样的发展过程?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其次是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但不知如何做,会出现否认、合理化等。再次是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最后是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极应对而出现种种心理不健康的行为。

  哪些因素影响个体对危机的心理反应?

个体危机反应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与事件的强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个体对危机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是不同的。

  危机反应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个体的个性特点、对事件的认知和解释有关、社会支持状况、以前的危机经历、个人的健康状况、干预危机的信息获得渠道和可信程度、个人适应能力、所处环境等都会影响危机反应。

  心理危机将引发什么后果?

心理危机是一种正常的生活经历,并非疾病或病理过程。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危机。由于处理危机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种结局:

  第一种是顺利度过危机,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


  第二种是度过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


  第三种是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


  第四种是未能度过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

  对于大部份的人来说,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方面,都不会带来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有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加上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能逐步恢复。如果心理危机过强,持续时间过长,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

对个人而言,轻则危害个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则出现攻击性和精神损害,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对社会而言,会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秩序混乱,冲击和妨碍正常的社会生活。如出现犯罪增加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