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202|评论次数:0识别“没有眼泪的悲伤者”

这次灾难中丧亲的儿童和青少年,多数自己同时也是劫后余生者,可能同时兼有受到巨大惊吓的创伤和实际失去亲人的悲伤两种问题。预期短期内仍处于极度震惊,欠缺现实感,不敢相信自己的亲人真的已离自己而去,永远不会再回来,因此悲伤的情绪尚未反应出来,加上儿童和青少年的哀痛亲人死亡的悲伤方式与成人不同。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79|评论次数:0灾区孩子最好不要提前放假

我在电视里看到一位中央台主持人说要去灾区做心理援助。天哪!电视主持人怎么能做心理援助?难道说安慰一下,说一句别哭,就是心理援助了?我相信她有良好愿望去帮助别人。但是,她不知道这是一个专业,而且是一个弄不好就伤人的专业。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89|评论次数:0危机干预心理援助要点

指导援助对象学会放松技巧(呼吸放松、躯体放松、想象放松),逐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援助者要注意自我心理保护,避免“替代性创伤”。要心态和平、情绪稳定;要充分休息,晚上可静坐放松;要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必要时接受督导。量力而行,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允许自己有一些负性的情绪,找到表达自己的方法,宣泄出来。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464|评论次数:0抚平心灵的创伤

  灾难之后,损害的家园容易重建、身体的疾恙容易恢复,但是压抑在心底那看不见的伤痛却会延续很长时间……灾难作为一种重大的危机事件,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冲击。危机干预指专业人士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75|评论次数:0爱的艺术

灾难是痛苦的,但大灾之中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国人的博大爱心与坚毅精神。灾难之后不仅需要物质重建,精神重建更是历时久远的课题。抗震救灾中无数的英雄和感人事迹显示了特殊环境下人性中最可贵的一面,他们用生命向世人诠释了爱的艺术。大学人文学科教育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伦理道德课程的建构和人文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并将之推广为全民参与的社会道德建设活动。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226|评论次数:0灾后心理干预注意事项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205|评论次数:0给灾难中的人一个心理支持

对于心态平衡但经历灾难情景的人,不要主动让他谈当时的惨状,以免在叙述过程中造成二次创伤。每一次叙述创伤情景,对于亲历者都是很痛苦的,都是一次心理伤害。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86|评论次数:0了解自己的身心反应及对策

首先,我们需要区别一下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正常的应激反应。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263|评论次数:0地震后帮助幸存者如何面对丧失

强烈的地震对大多数人而言无异是个梦魇,许多人在几分钟之间就不得不面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家园的残破,躯体完整性的破坏、亲友的死去,自己也成为了大灾难的幸存者。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42|评论次数:0六身体动作帮你治疗心理创伤

 意识到这一点,我便有意识地舒展自己的肢体和眉头,尤其是当有焦虑和恐惧的想法产生时,我更是如此。奇怪的是,当我这样做,心情也变得开阔了。无怪乎那些热爱运动或者练习瑜伽的人,心情也往往更平静呢。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66|评论次数:0灾后心理援助常见问题问答

现在心理学知识比较普及,很多人心理安全意识很强,于是就会有一种担心,把很多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必要的。

[详细]

发布时间:2012-09-05|浏览次数:156|评论次数:0留法心理博士:对国内灾后心理援助的思考和请求

我们从网上得到的新闻,和一些朋友从灾区反馈过来的信息表明,现在在灾区工作的心理学家,甚至有一些在当地工作的外国的心理学家还在继续利用这些所谓的世界通行的模式在工作。当然,我们发现他们多多少少有些改变,但是大体上,原则并没有改变。

[详细]

19 条记录 1/2 页 下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