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养老概述

分享到:1
来源:爸妈在线心理网 作者:郝麦收 发布时间:2012-11-11 浏览:287 字体:【小】【中】【大】

  慈华精神养老模式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现在也还在成长之中。但探索慈华精神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既有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我从理论的角度说起,然后再回到慈华爱助会的具体模式上。

  一、精神养老的含义

  精神养老在本质上是发展型养老。精神养老是科学的老年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的老年发展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养老与物质养老有四大区别。

  1、 物质养老是生存型养老,而精神养老是发展型养老

  2、 物质养老是他养为主,自养为辅;而精神养老是自养为主,他养为辅。

  3、 物质养老是封闭型养老,而精神养老是开放性养老

  4、 物质养老是阶段性自助养老,而精神养老是终身性自助养老。

  精神养老是发展型的、自力型的、开放型的、终身自助型的养老模式。

  二、精神养老的意义

  1、 精神养老是老年人期望的美好生命模式

  精神养老这个模式的美好性表现在老年人的三大变化上:

  第一、老年人的生命模式由传统的生存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发展模式。

  老年人原来的生命模式是生存模式,而精神养老的生命模式则是发展模式。当物质养老得到基本保障之后,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就成了追求的目标。按着老年人的需求模型,老年人是五大需求、八个老有——即定位需求、生存需求、发展需求、享受需求和回归需求。八个老有是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伴和老有所归。在这八个老有中,除了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基本属于物质养老外,那6个老有基本都属于精神养老。也就是发展型养老模式。

  第二、老年人的生命模式由生理健康模式升华为心理——社会健康模式。

  在过去一段时间,人们热衷于追求身体健康。这是正确的。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健康,就是心理健康。老年人们不清楚正是心理障碍,影响了身体健康,影响了老年人的继续成长,影响了老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影响了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影响了老年人的人生价值。精神养老就是把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摆在了核心的地位,使老人成为全面健康的人。

  第三、老年人的生命模式由依赖型模式转变为自立型模式。

  传统的养老模式是依赖型模式。靠儿养老、靠子女养老就是小农社会父代的依赖型养老模式。完全靠企业养老、完全靠社会养老同样是老人的依赖型养老模式。而精神养老则是自立养老、自我养老。每个正常的人,一生都有自我养老的能力。

  精神养老就是在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老年人实行和实现发展型、开心型、自立性的生命模式。

  2、 精神养老是我国老龄社会的特殊要求

  我国的老龄社会具有老年群体庞大、空巢家庭比例高、高龄老人增长快、农民人口多的鲜明特色。实行精神养老正是这些老龄社会特色的要求。

  第一、 实行精神养老是庞大老年人口群体的内在要求。

  现在,我国60岁的老年人口有1.45亿,正好是全俄罗斯人口。全世界过亿人口的国家共11个。我们的老年人口本身就相当一个超亿的人口大国。而且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会达到4.3亿。到那时,我国三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的老人。这么多老人,单靠别人养是不可能的。所以,自立养老是老年人本身的要求。

  第二、 实行精神养老是空巢家庭的必然趋势

  最近,国家老龄委调查,老年人的空巢率占50%,我国的空巢率会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终会达到90%以上。在空巢比重这么高的情况下,老年人只能走独立的精神养老的道路。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 实行精神养老是高龄群体的唯一途径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长最快。现在达到老年人口的12%左右。到2050年有人预测为20%,我认为,高龄人口要比20%这个比例高出很多。大约要占50%左右。也就是说,4.3亿老年人口中会有2亿人为80岁以上的人口。这么多高龄人口靠后辈照料是不现实的。只能走自我养老,自力养老的道路。也就是精神养老的道路。

  精神养老是人类共同要走的大道。在精神养老上,要消除三种误解:一是精神养老是子女对父母的精神关怀,是客体养老;二是精神养老可以离开物质创业,单纯的精神层面满足;三是精神养老是老人自己的事,社会不承担精神助老责任。

  三、精神养老的途径

  怎么实现老年人的精神养老,慈华爱助会自建立以来,进行了探索和试验。初步摸索出了一个路子,形成了这个组织的精神养老模式。这个模式包括组织的精神养老途径和老年个体的精神养老途径。从对慈华爱助会这个组织的考察中,发现他们有如下的精神养老途径:

  1、 学习型精神养老; 2、 学术型精神养老; 3、 产业型精神养老; 4、 媒介型精神养老; 5、 义工型精神养老

  6、 心理疏导型精神养老; 7、 艺术型精神养老; 8、 体育型精神养老; 9、 娱乐型精神养老; 10、 旅游型精神养老 (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