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大勇都重要

发布时间:2012-09-18 16:52:06    来源:网络   浏览:(509)

南怀瑾说:在历代帝王中,不问他们好的是大勇或小勇,只要是好勇的,从他们的谥号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像赵武灵王、秦武王、汉武帝等等,凡是有一个武字的人,大多数都是好勇。但这些却不是中国文化中,孔子所标榜"智仁勇"之勇的真正精神。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译文】齐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欢勇敢。"孟子回答说:"大王请不要喜欢小勇。紧握宝剑,怒视着对方说:’你敢跟我较量吗?’这是匹夫之勇,不过能打败一人罢了。希望大王喜欢大勇……周文王一怒而安定天下百姓……而周武王也一怒而安定天下百姓。假设大王您也一怒而安定百姓,百姓惟恐大王不喜欢勇敢敢!"

  大师释疑

  抚剑:南大师解为"握着剑把子,把剑抽出一截来"。

  疾视:怒视。"疾"通"嫉"。

  彼恶敢当我哉:南大师解为"你敢跟我较量吗"?

  匹夫:普通人,此处意为小人物。

  学儒一得:小勇是大勇的基础

  孟子跟齐宣王讲外交原则,要"以大事小"和"以小事大",并说这是"乐天"和"畏天"之道。齐宣王一听到这个"畏"字,心里就不舒服,马上打断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他是用"勇"字反驳"畏"字。

  孟子是高士,当然不会针锋相对地辩驳,他还是经常用的那一套:顺竿爬,顺毛摸。他不反对"好勇",进而提出"小勇"和"大勇"的概念。什么是小勇?稍不称心就想打架。其实这种小勇让街头小混混来表现,眼睛瞪得还圆些,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态还表演得逼真些,确实不值得一个大人物来喜欢。什么是大勇?不畏强暴,匡扶正义,安定天下,造福万民,这是大勇。

  为了说明大勇,孟子还举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例子。周文王得知密国无故攻打阮国的报告,怒不可遏,立刻率军讨伐,逼得密国不得不退兵。此举既巩固了周国的国防,又申张了天下正义。周武王吊民伐罪,推翻了商纣王的暴政,使天下人民皆享福祉。

  从孟子的言论来看,他好像是否定小勇而主张大勇的。但是,大勇固然可贵,小勇也不是坏事。尤其对普通人来说,没有多少表现大勇的机会,如果连小勇都没有,被人无理欺负也不敢反抗,就会活得很窝囊,甚至受人奴役。比如不久前报纸有新闻说:某黑公司老板用欺骗手段招聘员工,然后非法限制他们外出和通信的自由,强迫他们干繁重的体力劳动,却不给予报酬。这是两千年前奴隶主的做法,为什么还会在现代社会出现呢?一个很大原因是这些员工缺乏反抗精神,或者说缺乏小勇。他们之所以胆怯,有一部分因素是受了传统文化的误导。

  实际上,小勇是大勇的基础,如果没有小勇,哪来的大勇呢?好比经商,不赚小钱,怎么能发大财呢?只不过,当一个人已经发了大财后,就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蝇头小利了。而孟子否定小勇而肯定大勇,其意或许也在于此。他说话的对象是齐宣王,一个"发了大财"的人,没有必要炫耀小勇。假如孟子跟那些受到奴役的员工说话,恐怕又是另一种说法。

  我们华夏文化有一个严重的缺陷:不重视社会调查,常常把一个孤立的事件当成普遍现象;把小道理当成普遍规律。孟子谈小勇和大勇时,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话题,他讲的只是小道理,而后世的腐儒及无聊文人们老是想把他的话变成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韩信甘受"胯下之辱"这件事,本来不一定值得赞扬,即使值得赞扬,也是一个极特殊的事件,后世的文人们却对这件事赞不绝口。这实际上是否定勇气而宣扬懦弱。

  如果一个人取得了比较高的地位,身上承担了比较大的职责,这时候确实不宜于好小勇了,在必要时还需忍辱负重。因为他的好勇行为可能伤害大家的利益。南怀瑾大师讲了两个大人物好小勇的例子:

  其一是赵武灵王,一个既有大勇又有小勇的人。他曾经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放弃宽衣大袖的传统着装,以方便劳作和作战。他的改革受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在与群臣辩论时,他提出了"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袭,何礼之循?""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等名言。由于他的执着和勇气,最终还是把"胡服骑射"推行下去了。这一大勇之举,名载青史。

  赵武灵王的一次展示小勇的行为,就不那么值得称道了。他曾亲自带兵攻占了其他国家几百里土地,又想打秦国的主意,于是把王位传给他宠爱的吴姬所生的次子,立为惠王,而自称"王父"也就是后世所谓"太上皇"。他这个"王父"对当顾问不感兴趣,反倒热衷于间谍工作。他假冒赵招,奉赵王之命出使秦国。暗中却带了一批测量人员,一路上探测秦国的山川形势。他来到秦国的首都,谒见了秦昭襄王,应对得不卑不亢,也很受秦王的敬重。到了半夜,秦王猛然想起这名赵国来使,仪表魁梧轩昂,气质不凡,不像一个普通臣子,心里顿生疑虑。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派人去请"赵招",赵武灵王心知有异,推说有病,拒绝前往。过了三天,秦王派人去强迫他来,谁知他已经逃走了三天了。

  赵武灵王虽然已经退位,身份毕竟特殊,怎么能去搞间谍工作呢?如果不是侥幸逃脱,被敌国抓住,国际影响就太大了。所以说这是小勇,不值得赞扬。虽说不值得赞扬,但他这种胆勇,确实非同小可,非常人所能及。

  其二是秦武王,一位以好勇闻名的国君。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自认为天下无敌,常常喜欢和那些大力士们比武取乐。当时秦国有两个大力士,一名乌获,一名任鄙,都是前代将领的子弟,因为武勇力大,深受秦武王宠爱,加倍封给他们高官厚禄。后来齐国也出了一个叫孟贲的大力士。据说他走水路不怕蛟龙,走旱路不怕虎狼,发起脾气来,怒吼一声,就像打雷一样,惊天动地。有一次,他在野外看见两头牛正在相斗,他上前去劝架,一怒之下,竟然把牛角生生拔出来。他听说秦武王正在招纳天下勇武之人,就前来投奔,很快受到秦武王的宠爱,做了大官。

  有一次,秦武王想到洛阳一带观光,可是中间隔着韩国。他不依正常外交途径借道而行,却率兵把韩国攻下来,然后进了洛阳。周赧王派人到城外欢迎他,他却不去觐见,带了几个勇士,偷偷跑到周朝的太庙去参观宝鼎。他看到鼎上分别刻有九州的名字和图腾,指着镌有"雍"字的鼎说,这是秦鼎,我将来要把它带回咸阳去。守鼎人说,这九个鼎每个重有千斤,从来没有人能够移动过。秦武王问身边的任鄙和孟贲能不能把鼎举起来。任鄙比较聪明,说自己举不了。孟贲鼓勇向前,把鼎举离了地面半尺。可是因为用力太猛,眼球都暴了出来,眼眶裂开,流血不止。秦武王看了说,你既然能举,难道我不能举?任鄙劝他,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不要随便去尝试。可是秦武王不听,走过去,把鼎也举起了半尺。他还想走几步,胜过孟贲,不料一动步,力尽失手,宝鼎掉下来,把他的胫骨压断,昏了过去。当天晚上,就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了。

  这个秦武王,身为国君,只需以拥有众多勇士为荣,把勇气用在大的方面。他却逞勇斗狠,等于自降身价。为此丢掉性命,就更不值得了!不过他的力气居然能够跟全国最有名的大力士抗衡,也确实让人称奇。

  我们读历史,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古代的帝王,除了宋代推行"偃武修文"政策的几代皇帝,以及少数平庸的君主外,多数人能文善武。尤其是开国帝王,往往武功出众,或者精通军事谋略。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率军跟王世充作战时,有一次他率领几十名骑兵去侦察敌情,不料与敌人的大军狭路相逢。王世充手下大将郑罕认为这是活捉李世民的天赐良机,就指挥部下蜂拥而上。王世充麾下骁将单雄信也率数百名骑兵从两翼冲杀过来。李世民命令部下紧随其后,左冲右突,所向披靡。这样边战边退,始终没有被敌军彻底围住,反而活捉了一员敌将。到了接近唐军营地时,王世充担心中埋伏,于是鸣金收兵,无功而返。李世民平安回到营地,因为满身血污,守营军士竟认不出他来了。

  假如李世民不懂武功,遇到敌军合围的局面,早就吓得手足发软,哪有抵抗之勇?即使有所反击,也无济于事啊!

  由此可知,对自身力量的自信,是产生勇气的一个重要来源。后世帝王为什么看重儒术?有一个重要原因:儒学经过不断删改,变得重文轻武,甚至鄙视武功。那些读书人力量不足,勇气大打折扣,就没有胆量造反了。非但如此,他们为了掩饰自身缺陷,还大肆散布轻视力量的言论,好像力量即等于粗鲁,使那些有力量的人也变得没有自信,反以文弱为能,以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为傲。  

  实际上孔子授徒,文武不分家,诗、书、礼、乐、射、御,样样精通,这才合乎一个"士"的标准。"士"的含意与西方所谓绅士相近。射是射箭,御是驾车,这是古代两项高级作战技巧。这种教育与十八世纪之前西方绅士所受的教育相似。西方绅士不仅学文,也以精通剑术为能。后来出现了热兵器,剑没什么用了,这才换成"文明棍"。

  孔子教授武功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勇气。不过到了需要打仗的时候,也要能打才行。

  当然力量不是产生勇气的惟一来源,信念、品格以及参透生死的智慧也能让人产生大无畏的勇气。这些都是孔子重视的。后世儒家的教育,完全违背了孔子当年的宗旨,不是在培养勇气,而是在打击勇气。这正是中国积贫积弱的核心原因。

  其实勇气无所谓大也无所谓小。好比学问或金钱一样,用到大的方面就大,用到小的方面就小。但是,关键要有勇气才行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