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乐极生悲

发布时间:2012-09-18 16:50:50    来源:网络   浏览:(250)

南怀瑾说:从后世的历史看,自秦汉以下,曾经有四个时代的类似事件,都与孟子这一节的政治思想有关。第一是秦始皇建筑阿房宫;第二是隋炀帝造迷楼;第三是宋徽宗造艮岳;第四是清慈禧太后造颐和园。这四次著名的伟大宫廷建筑的结果,都印证了孟子在这段书里所说 "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理论的正确性。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糜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糜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站在湖边上,一面观赏着鸿雁、麋鹿,一面问:"像你这样的贤士,也能享受这种快乐吗?"孟子答道:"贤士把这种快乐放在后面,不贤的人纵然拥有珍禽异兽,也不会真正感受到快乐……文王依靠民力造起了高台、深湖,但人民却高高兴兴,把他的台叫做’灵台’,把他的池叫做’灵沼’,为他拥有麋鹿、鱼鳖而高兴。(因为周文王允许百姓在他台上游玩和在他的湖区捕猎。古代的贤君与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汤誓》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要跟你同归于尽!’人民要跟他同归于尽,他纵然拥有台池鸟兽,难道能独自享受到快乐吗?"

  大师释疑

  沼上:水池边,湖泊边。此处"沼"指王宫内苑的人工湖。

  糜鹿:麋鹿。

  《汤誓》:即《尚书·汤誓》,是记载商汤讨伐暴君夏王桀的誓词。

  时日:"时"即这。这个太阳。

  害:同"曷",何时的意思。

  女:同"汝",你。

  学儒一得:多行善事,冲淡"仇富心理"

  据说夏朝暴君夏桀在位时,曾大言不惭地说:"我之于天下,就好比太阳一样,除非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一语,就是针对夏桀而发。老百姓愿意跟他这个"太阳"同归于尽,他想不灭亡也不行了,太阳倒是好端端地挂在天上。

  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一个领导人如果没有更高的心理追求,只有及时享乐的心理,不仅会给大众带来灾难,他们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南怀瑾大师在讲解孟子这段文字时,举了四个例子:秦始皇建筑阿房宫;隋炀帝造迷楼;宋徽宗造艮岳;清慈禧太后造颐和园。

  秦始皇的历史是大家最熟悉的,他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死得更舒服,不惜动用天下财富、民力,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他虽然勉强把政权维持到了自己病死,但他过得快乐吗?不一定。荆轲舍命刺杀他,可惜没有成功;张良雇请力士谋杀他,幸而被他躲过。其他未曾实施的暗杀行动应该不在少数,只是未留下历史记录而已。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真的能够感到快乐吗?不一定。

  有两个历史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略窥秦始皇惶恐不安的心态。

  一个故事是: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奢侈享乐,滥施刑法。儒士侯生和卢生认为亡国征兆已现,就结伴逃走了。秦始皇听到这件事,大怒道:"我厚待卢生,给他高官厚禄,他竟敢诽谤我。我听说读书人喜欢说怪话,迷惑百姓。"于是,他下达了"焚书坑儒"的残酷命令。

  后来,卢生不知去向,侯生却被逮住,秦始皇准备用酷刑处死他。行刑前,秦始皇亲自召见侯生,大怒道:"你这个老东西太坏了,竟敢诽谤我,还敢来见我!"

  侯生面无惧色,说:"我听说自知必死的人一定很勇敢,您肯听我说几句话吗?"

  秦始皇说:"你还想说什么?快说!"

  侯生说:"我听说从前大禹立了一块’诽谤之木’,目的是鼓励人们批评他的过失。现在您奢侈无度,失去了治国根本;荒淫放荡,已走上穷途末路。宫室楼台,一座接一座修建;珠玉宝贝,堆积成山;绫罗绸缎,塞满仓库;美女歌妓,数以万计;歌舞音乐,从未停止;美酒佳肴,摆满眼前,奢侈放荡到了极点。然而百姓财穷力尽,苦不堪言。你不肯自我反省,还痛恨别人的批评,用残酷的刑罚压制人民。人民变成了哑巴,你也变成了聋子,所以我们离开。我们不是吝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为您的国家灭亡感到可惜啊!"

  秦始皇沉默良久,说:"你为什么不早说呢?"

  侯生说:"那时您春风得意,受到天下颂扬,自以为了不起,上瞧不起五帝,下看不起三王,丢掉朴实的本质,追求奢侈的享受,哪听得进别人的忠言呢?您亡国的征兆已经出现很久了,我们知道说也无益,反而自取死亡,所以才逃走。现在我已经死定了,才把这些话告诉您。虽然不能使您免于灭亡,也能让您有自知之明。"

  秦始皇说:"我还可以改变吗?"

  侯生说:"大势已成,您坐下来等待亡国吧!即使您想改变,能做到像尧、舜那样吗?如果不能,改也无益了!"

  秦始皇长叹一声,下令释放了侯生。

  另一个故事是:秦始皇晚年时,召集群臣议事,说:"古时候,五帝把王位禅让给贤能的人,三王把王位传给子孙,哪一种更正确?我将按正确的做。"

  大臣们都不敢回答。鲍白令之大着胆子:"把天下当公家的,就禅位给贤能的人;把天下当私人的,就传位给子孙。五帝把王位禅让给贤能的人,是以天下为公。三王把王位传给子孙,是以天下为私。"

  秦始皇仰头叹息道:"我的德行来自五帝,我要以天下为公。谁能代替我呢?"

  鲍白令之说:"您做的是桀、纣的事,却想效仿五帝禅位。这不是您能实行的事。"

  秦始皇大怒道:"鲍白令之,你过来!你为什么说我做的是桀、纣的事?快说!说不出道理就让你死!"

  鲍白令之说:"那我就说说吧!您建造的楼台高耸入云,建造的宫殿方圆五里,铸造千石重的钟,立起万石重的柱,宫中妇女数百人,女乐数千人。兴造骊山宫室一直达到雍州。您享受的一切,耗尽了天下财富,用尽了天下民力。您偏狭自私,不能惠及他人。您是一个只为自己打算的人,还说什么德行来自五帝、要以天下为公呢?"

  秦始皇哑口无言,脸上露出羞愧的神色。默然良久,才说:"令之的话,让大家看不起我了!"于是停止商议这件事。实际上,他把天下弄得一团糟,想送给别人,也不一定有人敢要。

  从这两个故事来看,秦始皇对自己的做法是有所愧悔的,甚至想有所补救,可惜大势已成,无力回天了。在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呢?

  隋炀帝也是一个追求感官享乐的人,他的荒淫生活,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建的迷楼,规模之宏大,陈设之奢华,不亚于阿房宫。可是他真的快乐吗?据说,他第一次游江南时,摸着自己肥胖的脖子说:"我这颗大好头颅,不知由谁来砍啊!"明知自己不得善终,怎么可能快乐呢?而且,隋炀帝因为荒淫享乐,后来健康大损,虚弱得终日昏睡,无法清醒。到了夏季,一天要喝几百杯水,面前放一大块冰,还是口渴得烦躁不安。身体糟糕到这样,看着那么多享乐的东西却享受不了,怎么可能心情快乐呢?隋炀帝第二次游江南,就到了因果报应的时候了。他被起义军抓住,自知必死,想饮毒酒自尽,死得舒服一点,宇文化却让人用绳子把他活活勒死了。而他建的迷楼被唐太宗下令烧毁了。

  宋徽宗没有秦始皇、隋炀帝那么残暴,但享乐之心却不在其下。他建的"艮岳",据南怀瑾大师说:"这座山的恢宏气魄,把全国的名胜古迹,奇石异木,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宋人张吴的笔记里,还指出了这些东西从各地搬来的运输情形,都是越江渡海,甚至把城廓都凿开来,以便这些巨大的木石,不受损伤地得以通过。"那么宋徽宗真的享受到了快乐吗?一开始应该是快乐的,可惜乐极生悲,快乐有多大,痛苦还要加倍。从他被金人俘获,掳到北地去时写的一首诗,我们大概能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这就是典型的从天上掉到地下,那还不如原本就站在地下。

  慈禧太后造的颐和园,还保留在那里,奢华程度虽不及阿房宫、迷楼、艮岳,但恶劣程度却不相上下。因为她是挪用数千两军费白银建起来的。这个女人为了一己享乐,竟至于连国家安全都不顾了。而当时中国正处于外敌环伺的险恶环境中。那么她会感到快乐吗?一个几十岁的老太婆,被八国联军赶得带着小皇帝去避难,王朝灭亡的征兆也越来越明显,怎么可能感到快乐呢?

  古人讲的"乐极生悲"的规律,总是不停地上演,原因在于那些人只懂得追求"禽兽之乐",或者说感官之乐,而不懂得追求精神财之乐。虽然旧的时代灭亡了,在新的时代,"乐极生悲"的规律也不会失效的。对那些身处富贵中的人来说,还不到可以掉以轻心的时候。比如现在比较严重的"仇富"心理,就很值得警惕。

  "仇富"心理是对是错,本文不必讨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存在的事实。而且它的产生自有其根源:

  其一,某些富贵者不遵守游戏规则,得到不合理、不合法的机会,等于剥夺了其他人合理、合法的机会。被损害者自然会产生仇视心理。

  其二,某些富贵者不依法承担义务,比如偷税漏税,等于侵夺了公众的利益。他们享乐,有一部分是在拿公众的钱享乐,公众岂能没有怨意?

  其三,某些富贵者不能公平分利,使员工多劳而少得,等于侵夺了员工的合理利益。他们享乐,有一部分是在拿员工的钱享乐,员工岂能没有仇视心理?

  如果人们的"仇富"心理达到"予及女偕亡"地步,是很可怕的,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劫富"、"杀富"事件,就是"予及女偕亡"的表现之一。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员工的不忠和懈怠。这会直接损害团队的竞争力。现在虽然是和平年代,但竞争却异常剧烈,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如果员工产生"予及女偕亡"的心理,后果就非常可怕了。公司倒闭了,员工到哪里都能当员工。老板倒闭了,想再当老板就太难了。
)

  如何淡化"仇富心理"以自保呢?处事公平、多行善事,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