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不分家

发布时间:2012-09-18 16:53:48    来源:网络   浏览:(690)

南怀瑾说:假使一个人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而对一件事,一个观念,或一个中心思想,能够专心一致地奉行下去,中途并不因穷困而改变他的节操,不见异思迁,不改行跳槽的,只有那些品德好、有修养、有学问的人才做得到。普通的人,一定要有了稳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才可能奉公守法,才可能讲礼义廉耻。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於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孟子)说:"没有经济性收入却有坚守道德的恒心,只有贤士能够做到。如果一般百姓没有经济性收入,就不会有这种恒心。如果没有恒心,就会放纵邪僻,无所不为。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哪有仁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明君在制订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老百姓的收入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儿;丰年能丰衣足食,灾年也不致于饿死。然后督促他们培养美德,老百姓就比较容易服从了。如今百姓的收入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女,丰年也生活在困苦之中,灾年免不了要饿死。这样,他们想把自己从死亡中拯救出来还怕来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大师释疑

  恒产:"恒"即经常。"产"即生产,这里指生产成果。全句意为经常性收入或固定收入。

  放辟邪侈:"放"即放纵,"辟"同"僻",指行为不正。"邪"和"辟"同义。"侈"和"放"同义。

  罔民:对人民张罗网,也就是使民自陷于罪的意思。罔,同"网",

  制:规定。

  畜:养活。

  学儒一得:让好人有条件做好人,让坏人不需要做坏人

  孟子的思想比后儒开明,他并不要求普通人像贤士一样坚守品德。他只是提倡用善政引导民众向善。

  对多数人来说,本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韩非子曾说过一段很中肯的话:"舆人欲人富贵,棺人欲人死丧。人不贵则舆不用,人不死则棺不买。非有仁贼,利在其中。"抬轿的人希望别人富贵,卖棺材的人希望听到别人死亡的消息。当然现在没有抬轿的人,只有出租车司机。如果大家都没钱,出租车司机就没有生意。如果大家都不死,棺材店就会倒闭。出租车司机希望别人富贵,并不是因为心眼好;棺材店老板希望听到死人的消息,也不是因为心眼坏。而是因为利益的驱动。他们都无所谓好坏,只是正常的趋利心理。

  假如人可以分为好人或坏人的话,那么,好人也需要有条件才能做好人,坏人在有必要时才会做坏人。所谓的"善政",无非是让好人有条件做好人,让坏人不需要做坏人。所谓的"暴政",就是逼得好人变坏,逼得坏人更坏。

  政治、经济不分家,搞政治的人,如果不把经济问题搞清,政治也会一团糟。中国的老百姓不太关心政治,谁当老板都一样,只要能过上好日子,就不会有什么意见。否则的话,哪怕是孔圣人当家,他们也会"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假如一个社会盗贼增多、治安变坏,肯定是经济政策出了问题。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描写了汉朝末期治安变坏的状况:由于苛捐杂税太重,百姓难以维生,于是弃掉土地进城经商。又由于缺乏经营之能,加上市场不景气,纷纷破产,于是上山当盗贼。可是当盗贼的日子也不好过,最后聚众造反。这样的循环总是在历史中一次次重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当权者的贪婪逼得普通百姓不得不"变坏",并最终把自己也逼上了绝路。


  当盗贼四起时,如果不改善经济制度,靠捕盗是毫无益处的。元人有诗叹曰:"中原莫遣生强盗,强盗生时岂可除?一盗既除群盗起,功臣原是盗根株。"

  元人还有一首讽刺诗说:"解贼一金并一鼓,迎官两鼓一声锣。金鼓看来都一样,官人与贼不争多。"

  政府官员通常就是盗贼四起的根源,他们跟盗贼其实没有多大差别。只不过一个用武力劫夺,一个用权力劫夺而已。既然都是劫夺,以此治彼,怎么可能治得下来呢?

  春秋时期,晋国盗匪四起,国君下令各级官吏要尽全力捕捉强盗,可是收效甚微,强盗反而一天比一天猖獗了。

  有一个叫郤雍的人,他的眼光很厉害,光看相貌就能辨别谁是否是强盗。京城里负责捕盗的人,常常把他带在身边,效果十分明显,没过多久,就抓了很多盗贼,杀了他们的头。一时间,京城的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晋国国君非常高兴,有一次他和赵文子聊天,谈到郤雍这个人,称赞说:"我因为得到了这个人,让一国的强盗都跑不掉了。"

  赵文子不以为然地说:"你只看到表面现象。用这种方法捕盗,虽然可以抓住很多,却无法根除。因为强盗为了躲避抓捕,纷纷逃往山林之中,郤雍是不可能到那些地方去。再说强盗的儿子因自己的父亲被杀,就会加入强盗队伍,替父报仇,与官府对着干,这样强盗就会层出不穷。再说,强盗们经常被抓,是因为有了郤雍,那么郤雍的人身安全恐怕有危险了!"  

  果然,没过多久,强盗们就设法将郤雍杀掉了。

  晋国国君知道这件事后,十分震惊,立即召见赵文子商量对策。赵文子建议他运用贤人,施行教化。国君采纳了他的建议,让随会来主持政事,选拔仁人贤士施行教化,一时间全国尚学成风,强盗们逐渐金盆洗手,社会风气大有好转。

  此类说明,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感化,对治盗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虽然晋国的风气因此好转,但仍然是治标不治本之法。因为这本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相对来说,西汉龚遂的治盗方法就高明多了。当时,渤海郡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老百姓缺衣少食,生活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官非但不加安抚,反而继续征粮逼税。老百姓走投无路,纷纷起来造反,渤海郡大乱。汉宣帝非常着急,就派德高望重的龚遂出任渤海郡的太守。临行前,汉宣帝召见龚遂。龚遂直言不讳地指出:渤海之乱责任在地方官吏。百姓饥寒交迫,官府却继续盘剥,百姓生活不下去,不能坐着等死,他们群起反抗实属无奈。他问汉宣帝:"陛下您派老臣到渤海,仅仅是要以武力战胜那里作乱的平民百姓呢,还是要臣以道德感化并安抚百姓,使百姓从此安居乐业?"


  汉宣帝表示要想办法让百姓安居乐业。于是,龚遂要求随机应变、灵活处理问题的权力。汉宣帝当即答应了他的请求。

  龚遂上任后,随即发出公文:罢黜所有专门抓捕造反民众的"捕盗贼吏";凡是拿着锄头、镰刀等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追究;凡携带兵器的人劝其归农,拒不执行者可以抓捕。然后龚遂自己轻车简从到府中就任。龚遂还打开官府粮仓救济贫苦百姓,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的官员安抚百姓。这些措施深得人心,很多造反的人纷纷放下武器,重新回到了土地上。

  龚遂并没有以此为满足,他深知如果不发展生产,人民缺衣少食,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社会秩序就不会长久安定。于是,他积极劝导人民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规定播种和收获的时候农民不能离开土地。龚遂还让郡内的百姓一人种一棵榆树、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猪、五只鸡,鼓励农民采摘菱角、芋头之类的东西,以备饥荒。龚遂还带头倡导节俭,杜绝奢侈浪费。几年以后,渤海郡家家丰衣足食,百姓安居乐业,平安相处,各种诉讼案件几乎没有了。  

  龚遂注意发展生产,从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入手,可谓深得孟子思想的精华。

  在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因经济问题引化治安混乱的恶性循环。其原因有二:

  一是强势者比较贪婪而愚蠢。认为强势者比较愚蠢,并非说他们智商低,而是说他们缺少智慧。一般来说,自私应该不是一种毛病,强势者贪求私利,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们却不懂得保护利益的源头。就像那个寓言故事中愚蠢的农夫一样,他得到了一个不断吐金币的口袋,却不惜拿走最后一个,以致这条口袋失去了吐金币的能力。有些强势者,比方说企业老板,如果可能的话,他们也不惜拿走最后一个"金币"。有的人甚至还有一种奇怪的驯鹰理论:不能让鹰吃饱,否则它就不会积极捕捉猎物了。可惜弱势者并非愚蠢的鹰,他们随时可能啄瞎"驯鹰"者的眼睛。

  真正智慧的做法是:如果自己想拥有恒产,必须让员工拥有恒产。这样才能活水长流。

  二是弱势者比较老实而胆怯。在中国,真正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人,可能不是做官、做学问的人,而是普通老百姓。如《说文解字》所云:儒者,柔也。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人,性情往往比较柔弱,比较爱面子,不喜欢争利。所以即使在利益问题上有不满,他们也不太会激烈抗争。到了忍无可忍时,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反抗异常激烈。中国每过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就会发生一次浩劫,至于小的社会动荡,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是这种"两极"行为造成的。这样的历史,在世界史上可以说独一无二。

  鉴于中国国情,当政者在制订经济政策时,指望强势者好心发作、主动让利是不可能的。不妨借鉴西方的利益分配制度与分配比例,明确规定企业主、股东与员工的利益分配比例,减少利益分配的随意性。这样,或可解决孟子所说的"恒产"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