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震救援者的心理干预

分享到:1
来源:爸妈在线心理网 作者:匿名 发布时间:2012-11-13 浏览:270 字体:【小】【中】【大】



      1、心理干预对象:参于地震后救援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军队、警察、消防队员、救护车司机、医生、护士、志愿者、以及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心理学专业人员、救灾工作的各级指挥者等所有参于灾难后紧急救援的人员。


      2、救援者常常会出现身心反应


      身体反应:易疲劳
      ◆体能下降。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
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心理反应: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
      ◆与他人交流不畅
      ◆情感迟钝
      ◆失去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
      ◆对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
      ◆感到不够安全
      ◆睡眠出现问题,噩梦
      ◆集中注意困难和决策困难
      ◆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失去信任感


      职业困扰:耗竭感
      ◆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
      ◆绝望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受灾者相比微不足道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过分地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3、对地震救援人员进行心理干预的基本内容包括:
      (1)向救援人员介绍正式的,有时间进度表的、有计划的小组会谈内容。
      (2)让救援成员充分表达他们在救援工作中的感受,并给与认真的倾听。
      (3)鼓励救援队员彼此就他们的的想法、情绪感受、生理反应进行互相交流和陈述。
      (4)解释、承认、理解和正常化救援人员所出现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反应。
      (5)正常化他们的情感反应,减少个体感觉和情感上的独特性,用认知和教育的方式甄别出救
援人员应对各种反应的方法并加以评估。
      (6)识别出生理和心理反应过分强烈的救援人员,提供进一步的心理干预
      (7)必要时,让有关救援人员停止工作,并对其实施进一步的心理干预和休息。
      (8)鼓励救援人员与其他专业的救援人员共同合作,相互支持。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干预在地震期间和震后,对于受到严重精神创伤的灾区孩子们来说,心理危机干预主要分为四种情况:


      第一、对于灾区的普通儿童青少年来说,主要问题来自安全感的大幅降低。他们在地震期间和震后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很关心自己基本的生存问题,如环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同
时会担心与自己关系亲密的父母、亲戚、同学、老师等,会表现出惊慌、无助、逃避、退化、恐惧
等一系列行为。


      其中,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休克,其表现是发呆、反应迟钝、精神麻木、记忆丧失,甚至昏迷不醒。
处理情感休克的关键是鼓励其宣泄,让他尽量哭出来或说出来;同时,采取接受性和包容性语言,例如: 你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 、 不要怕 等,一边安慰一边引导,引导者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或者是与自己同性别的孩子可以通过轻抚身体、拥抱等方式来增加其安全感,只有这样才能完整其情绪体验过程,慢慢抹去心灵的创伤。对此,心情正常的家长也可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反之,也许很多儿童青少年目前并没有受到什么大的身体伤害,但如果不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在他们今后的心理上很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称为 急性应激障碍 ,也就是心理危机),有些人甚至始终无法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称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 )。


      第二、针对亲人受伤或去世,尤其是失去多位亲人的青少年,主要问题来自归属和爱的需要。他们往往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有些孩子会出现精神崩溃,其表现是惊恐万状、哭闹不止、行为盲目冲动、伤人或自杀。 处理精神崩溃的方法是先使其安静下来,然后鼓励其宣泄,引导他们转移关注点;例如, 如何去帮助受伤的亲人更为重要。 同时,政府、学校和其他家人、朋友等要及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使他们重新建立起熟悉的、家庭般的归属感,从心理上填补他们归属和爱的需要,还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意外的发生。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大火中,一位学生的所有家人都罹难了,结果这位学生在一个月后也跳楼自杀,给我们留下了沉重的教训。


      第三、针对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的青少年。他们很难面对自己受到的伤害和未来的残疾,有的孩子会产生 为什么是我? 之类的痛苦反诘,甚至出现怨恨、敌意和愤怒。很多孩子未来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一种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对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在经历创伤事件后的几天内,是接受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他们也是优先应该得到心理帮助的孩子。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告诉他们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解开其心中一直悬而不决的那些疑问,甚至包括帮助其分析为何发生在自己身上。尽管他们知道真相后的第一反应会很痛苦,但这时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旁边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从痛苦中出来。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错过这一心理治疗的最佳时期,虽然还有远期的补救治疗,但是效果远远不如在应急阶段进行的心理危机干预。


      第四、对于那些被压在废墟中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在给予他们尽可能多的物质援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通过让他们熟悉和信任的人与他们保持对话等方式,让他们及时了解救援工作的进展,树立自己求生的信心。


      另外,必须提出的是,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由于人员不足和救援难度问题,常常出现一些非心理专业的人士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他们处理这些问题往往会采取隐瞒真相的方法,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慰,这是不利于心灵康复的。的确,让受伤害的人再去诉说令他伤心的事,这好像很残酷。(有人称之为痛苦作)但研究表明,只有 痛苦工作 才能医治精神创伤。那些没有经过痛苦工作的人,往往长期生活在阴影之中,从而导致抑郁症和各种心理障碍。当然, 痛苦工作必须适度,要掌握好分寸,而且必须以同情、理解和关爱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