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前提

发布时间:2012-09-18 16:47:05    来源:网络   浏览:(253)

南怀瑾说:尧舜禹三代的禅让,在古文的记载上,明明告诉我们是"禅",是"让"……他们所以能够如此做,当然道道地地可称之为圣人的行为,又何必多此一举,用后代世道人心的不古,而反证古人也必如后人的勾心斗角,而且是必须要把它拉到和自己当代同样的坏才算是合理?这岂不是读书人思想上的癌症,是多余的致命伤吗?

  经典回放

  选自《孟子》

  【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代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武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王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有这回事吗?"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齐宣王又问:"臣子弑君,可以吗?"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没听过弑君啊!"

  大师释疑

  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


  有诸:即"有之乎",有这回事吗?

  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王自焚而死。

  学儒一得:不为领导的愚蠢负责

  孟子的"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可谓石破天惊,一下子过去的"汤武革命"以为后世的帝王定了性:讲仁讲义的才是帝王,不仁不义的就是独夫民贼,杀之有理。这一真知灼见如果繁衍下去,未尝不是中华之福,如果中国人都具有这种理念,帝王就不敢那样为所欲为。可是不知为什么,此后变来变去,竟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等于彻底否定了孟子的观点。

  孟子的观点不传,可能是不符合帝王的口味。那么一些无耻文人就会根据帝王的口味配置政治思想。据南怀瑾大师介绍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非常讨厌孟子,他认为称孟子为"亚圣",实在不配,因此取消了孟子配享孔庙之位。不过晚年他阅历多了,读到《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节,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好,认为孟子果然不失为圣人,于是又恢复了孟子配享圣庙之位。

  在汉朝时,汉景帝曾亲自一批儒、道两派的学者"汤武革命"的合法性。有说合法的,也有说不合法的。最后发言的是曾做过司马迁老师的黄生。他说:"帽子虽破,还要戴在头上;鞋子虽新,还要穿在脚上。"这一观点否认了"汤武革命"的合法性,应该是很合汉景帝口味的,如果大家都这么想,刘家天下就可以传至千秋万代了。这时,另一位学者反驳道:"这么说高祖不该斩蛇起义了?"就是啊!如果"破帽子"必须戴在头上,天下至今还是夏桀家的,根本没有老刘家什么事,连周武王革命也可省掉。汉景帝见这个问题涉及到自己的祖宗,急忙下令:今后不准妄谈汤武!

  虽然不准谈,"帽子虽破,还要戴在头上"这一观点还是成了政治思想的主流。所以中国人头上的"帽子"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最后破得实在不像话了才拿掉换新。

  实际上,帽子破了为什么还要戴在头上,换新的不行吗?为了美好形象,没破也该换新。所以说,这条理论根本不通,只不过是拍帝王的马屁而已!

  现代社会不讲"愚忠愚孝",但要讲忠诚敬业。应该忠诚到什么程度呢?古人有关忠诚的一些观点很值得借鉴。

  第一,忠诚的条件。

  《说苑》认为:"君臣相与以市道接,君县禄以待之,臣竭力以报之;逮臣有不测之功,则主加之以重赏,如主有超异之恩,则臣必死以复之。"意思是说:君臣关系可用市场交易的方式来处理,君王高悬俸禄对待臣子,臣子尽心竭力报效君王。臣子有了意外的功劳,君王就给他重赏。如果君王给予超常的赏赐,臣子就一定效死报答。

  这就是说,按劳计酬是忠诚的起码条件。

  第二,忠诚的限度。

  下属跟领导"交易"的只是智谋体力,并没有把人格、自由等等全部卖掉。而且下属只需做分内的事,对分外的工作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做,没有兴趣也有权不做。

  有一个故事:一个冬天的早上,晏子陪侍齐景公。齐景公觉得冷,请晏子弄点热东西来吃。晏子拒绝道:"我不是管饮食的官员,请恕我推辞。"

  齐景公说:"那么,请给我弄件皮衣服来。"

  晏子说:"我不是管服装的官员,请恕我推辞。"

  齐景公说:"那么,你能帮我做什么呢?"

  晏子回答说:"我是国家大臣。"

  齐景公问:"什么叫国家大臣?"

  晏子回答说:"国家大臣,能够安邦立国,确定上下职守,使君臣的言行合宜;制订百官次序,使各级官员适才适所;修订条例法令,使之推行到全国。"从此,齐景公在晏子面前总是彬彬有礼。

  有些领导不论公事、私事都安排下属去做,下属不知道这是过分要求,反而受宠若惊。那么,这就是给人家当家仆而非员工。

  第三,不为领导的愚蠢负责。

  在历史上,不少昏君平时荒淫享乐,到了危难之际,却要求臣子尽忠死节。这是让别人为自己的愚蠢行为负责。

  晏子曾就这个问题谈过一个观点。当时,齐王问他:"忠臣应该怎样对待君王?"

  晏子回答说:"君王危难时不牺牲,君王逃亡时不相送。"

  齐侯不高兴地说:"我封给他土地,赏给他高官厚禄,我有危难他却贪生,我逃亡他却抛弃我,可以说是忠吗?"

  晏子回答说:"大臣的正确意见能被采用,君王一辈子也没有危难,有必要牺牲吗?大臣的谋略能被听从,君王一辈子也不会逃亡,有必要相送吗?如果大臣的正确意见不被采纳,君王有危难就随便牺牲,这叫乱死;大臣的直言规劝不受重视,君王逃亡时却假惺惺地相送,这叫虚伪。所以,忠臣应该让君王采纳正确意见而不是跟君王一起共赴危难。"

  后来,齐王被权臣崔杼所杀,晏子并没有为之死节。不过,在崔杼面前,他也表现出了宁死不屈的气节。

  孔子的弟子曾参的观点也与晏子相似。他住在鄪城时,有一年,鲁国将要攻打鄪城。曾子向鄪君辞行说:"我要暂时离开,等敌人走了再回来;请帮忙照看一下我的房子,不要让猪狗进去。"

  鄪君不高兴地说:"我一向善待先生,没有人不知道。现在鲁国人要来攻打我,您却要离开我,我为什么还要帮您照看房子?"

  过不久,鲁国人攻占了鄪城,并公布鄪君十条罪状,其中九条是曾子平日跟他争论过的。鲁国军队撤走后,鄪君修好曾子的房子,亲自去迎接他。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下属已尽到责任,就不必为领导者的愚蠢行为负责。

  第四,忠于国家、人民才是大忠。

  忠于领袖,只是小忠。忠于无耻昏庸的领袖,只是愚忠。能够为国家、为大众尽忠竭力,才是真正的忠臣。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名叫冯道的大臣,前后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十个皇帝手下做过官。很多人骂他无耻--只要尽一次忠,他早就该死了,可他竟然活着,还身居高位。

  但冯道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无论在哪个皇帝手下做官,他都是一个廉洁爱民的好官,在百姓中声誉很好。

  冯道在后唐皇帝李嗣源手下做户部侍郎时,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孝。期间家乡闹饥荒,冯道便将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自己住在茅草屋里,当地的官吏送来的东西他都没有接受,当时契丹也仰慕冯道的大名,想出奇兵把他抢走,由于边境防守严密,没有得逞。

  冯道后来被李嗣源任命为宰相。有一年,全国丰收,李嗣源很高兴地冯道谈起此事。冯道却忧心忡忡地说:"我以前在先帝庄宗幕府做事的时候,有一次奉命出使到中山去,经过井陉县。那里的地形非常险恶,路况又不好,崎岖不平的,我深恐摔下来跌死,所以两手紧紧地抓住缰绳,两腿用力夹住马身,小心翼翼地走,才侥幸没有出事。等走过了这段险路,到达平坦大道上的时候,心理上放松了,手脚也放松了,不料却狼狈地摔下马来,跌了一大跤。所以我想到,身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从事天下国家大业的时候,大概更要时时留意。"

  李嗣源被泼了一盆冷水,讪讪地问:"今年虽然丰收了,老百姓的粮食够吃了吗?"

  冯道说:"农家在歉收的凶年,很可能会饿死。如果丰收了,则所谓谷贱伤农,谷米多了,卖不出高价,还是吃亏受损。所以无论丰收或歉收,农民的生活都很苦。我记得进士聂夷中曾经有这样一首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这首诗虽然浅白,却写尽了种田人家的实在情形,在士农工商四民之中,农民是最辛劳也是最困苦的,这是身为人主不可不知道的。"

  李嗣源是个大老粗,立刻命令旁边的人把聂夷中的这首诗记录下来,时常朗诵给他听,以示不忘农民的疾苦。

  冯道活到七十多岁,其一生大概可用他自己所说的两句话来概括:口无不道之言,门无不义之财。像冯道这样的人,大概从来没有为哪个帝王死节的心情,但他能够尽忠职守,能够忧国忧民办好事,就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比那些平时不作为,亡国了拼一死的所谓"忠臣"要货真价实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