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思想中的感应观念(一)

发布时间:2012-09-01 16:58:44    来源:华人心理网    浏览:(303)

  1 与机械因果观念相对的感应观念

  1.1 机械因果观的选择性偏盲

  主流心理学所采用的基本上是自十七世纪以来古典物理学的机械因果观念。机械因果观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及柏拉图注重数学的神秘主义传统,该传统常以数字、比率、公式之类表达思想,认为数学观念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现实世界只是数学定律的具体化,这与普通人的观念恰好颠倒:普通人认为数学公式是人为的,是对真实世界约略的表达,因此,科学的机械因果观多与普通常识处于对立位置;其二是古希腊德谟克里特万物由原子构成的唯物主义传统,该传统认为万物皆由原子构成,原子是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是构成一切事物的基础,只有了解了这些原子,才能理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复杂事物,解释有赖于还原。这两个传统相结合的结果是: (1)只注意到“自下至上”——部分对整体的影响,而不关注“自上至下”——整体对部分的影响。(2)只承认相邻作用而拒绝接受远距作用。由于事物被假设为由零散的物质构成,如同机器中的部件一样,所以彼此之间只有通过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影响。吸引力被当成神秘力量,不相接触物体的相互作用最初被当成异端邪说。因果关系只被狭隘地理解为相邻的引发与被引发的关系。(3)重实在轻表象、重数量轻形态。万物由原子构成意味着只有事物的基本要素才是真实的,一切复杂的表现皆为虚幻。基本要素又是可以定量描述的,可定量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按照经典物理学模式,基本物理量遵从守恒定律,即物理量的总量在物理变化发生前与发生后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形态是不予以考虑的,将一枝花投入火炉并烧成灰,其质量和能量的总量不变,但花的形态却被毁坏了。机械因果观的这种倾向性造成了“选择性偏盲”——对于形态、远距作用、复杂现象视而不见。如果形态、表象只是虚幻的存在,那么世间的一切都将是乏味的、没有色彩、没有价值。其灾难性后果是: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自然万物,万物被剥夺了美感,科学造成了一个丑陋的世界。世界所有传统文化,包括西方文化自身,都信有灵魂的存在,万物都有神秘的魔力,其主要特征是“远距作用”。这其实是认为万物与人一样都有主体性、经验和感觉,人因此与万物具有亲和感,自然如同人类的家园。而科学造成了韦伯所称的“自然的祛魅”,自然的一切都被降到平淡无奇的地位,人类异化于自然,再无归属之感。

  1.2 物理学、生物学及其他各门学科的场的观念

  就在各门学科追随古典物理学的时候,物理学自身已发生了重大转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场的观  念的引入。按照现代物理学的观点,物质的概念已经延伸为包括各种物理场,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之一(另一形态是实物),存在于整个空间,场本身具有能量、动量和质量,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实物相互转化。场和基本粒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一切基本粒子都可以看作是场的最小单位。一切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有关场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这种观点,场和实物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场就是具有影响的区域,它虽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可以从其效应推断其存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几种场是:引力场、电磁场、量子场。物理现象一般由场与能量的概念结合给出解释。能量是引起变化的原因,但变化的秩序决定于场的空间结构。受物理学启发,其他学科也提出场的概念。神经学家认为,大脑的功能可能牵涉到以前未被发现的“神经场”。“神经广播”理论认为,信息可以由神经元向附近不通过轴突、树突相连接的其他神经元传递,突触的活动可能与神经场的影响有关。还有学者提出“心灵场”的假说:心灵场由大脑活动产生,却又与之有别,二者交互影响。心灵场不能用外在的物质的手段直接观察到,其特性与任何已知的物理场都不同,例如神经场能改变神经元的功能,还能整合主观体验。有麻醉学家提出:微管小到足以在量子水平运作,而微管又与意识活动有关,一些麻醉剂如乙醚、氟烷就是作用于微管而导致意识丧失的,因此意识与量子场有关也并非没有可能。系统理论学家拉兹洛则提出了第五种物理场——量子真空,作为富于信息的全息场,信息可以在其中超越时空传递。除此之外,工程师、生物学家、生理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内科医生、心理学家也都假定了信息场的存在。

  在各种场的假说中,最有影响的是生物学家Sheldrake的形态发生场假说。“分子、晶体、细胞、组织、器官和有机物所具有的形式是由被称之为形态发生场的特殊场所形成和保持的。这些场的结构是由与过去类似系统有密切关系的形态发生场衍生而来的,过去系统的形态发生场通过一种叫做形态共振的过程变为后来出现的类似的系统。”形态共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选择性,类似于物理学上的能量共振:音*只对特定频率的声音作出响应,收音机调谐在所发射的无线电波的频率上才能接听到信号,原子和分子只吸收特定频率的光波。形态共振之所以发生,与时间的间隔及空间的远近无关,而只取决于系统之间的相似性。形态的发生并不是受永恒的规律支配,而只是受先前相似形态的起因性影响。所谓规律,其实只是不断演化的习性而已。该假说可以解释许多过去难以解释的现象:例如新化合物结晶非常困难,但一旦某个实验室制备了一种化合物的结晶后,在其他的实验室再制备同一化合物的结晶就越来越容易了。形态发生场的解释是:在第一次结晶前,晶体不存在特别的形态发生场,然而,在第一次结晶后,以后的结晶就会受到前面晶体的形态发生场的影响。又例如: 1920年,麦独孤发现老鼠从一个特殊设计的迷宫中的逃生率一代比一代有明显的提高。麦独孤开始以为这一实验结果出自后天习性的遗传,但随后他只从每一代学得最慢的老鼠中挑选生育下一代,基因的选择也许应该使老鼠的学习能力一代比一代下降,但事实上,它们的学习能力却再一次提高了。其他如爱丁堡和墨尔本的研究人员在重复麦独孤的实验时发现,第一代老鼠学习的速度远比麦独孤实验中的第一代老鼠的学习速度要快,而且无论是受过训练的老鼠的后代还是未接触过迷宫实验的老鼠的后代都是如此。形态发生场的解释是:早期学会迷宫逃生技巧的老鼠的行为可以通过形态发生场远距地影响后来的老鼠,使得它们一代比一代学习速度加快。对此现象的传统解释是基因遗传,但遗传基因能否携带如此多的信息及程式仍是一个疑问。生物学的研究只显示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是身体构成的基础物质,但正如只有砖没有图纸建不成楼一样,机体的形态及行为程式可能另有来源。传统的心理学理论或把心理习惯及行为的程式归于基因遗传,或归于个体的学习,但按照Sheldrake的假说,还存在第三种可能:即由与之没有遗传关系的其他类似个体通过形态共振直接给定。场的概念与传统的因果解释与其说是对立,不如说是“互补”关系。这些互补概念是:物理学的“能量-场”、“物质-场”,生物学的“基因-场”,心理学上的“脑-场”,所有现象都可由互补的概念相结合给出解释。

  1.3 心理学中的场的观念

  在心理学界,最早关注现代物理学并把场及远距效应用于理论中的是格式塔学派及荣格派心理学。科勒就是“场物理学”的拥戴者,完形概念在他看来几乎就是物理学原理。格式塔学派对于机械因果观的修正是:提出了若干种场,如心理场、脑场、行为场(突破了原子观念);认为复杂观念是作为整体直接给予的,而不是由元素合成的,心理元素不过是人为分析的结果(注意整体对部分的影响);脑场与行为场之间的“同型”原理( isomorphism)(事物作用于人心更倾向于基于类似而不是相邻法则,类似于Sheldrake所说的“形态共振”);对于视觉艺术及象征的关注(形态、象征、美感又被纳入心理学的视野)。荣格曾与量子物理学家泡利合著“共时性——非因果性联系法则”一文。他们发现,在量子物理学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荣格所谓的原型,类似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可能性”,无意识类似于“场”。正如粒子进入磁场会显现出一定的秩序,在无意识的心灵场中,心理内容也会展现出某种特定的形态——原型。二者的平行关系暗示心灵与物质两个领域在终极上本属一体。他的“共时性”(synchronicity)概念就是指心理与物理事件之间在时空上不相毗邻,没有因果关联,却存在有意义的巧合。比如亲属去世,与梦中出现死亡的主题这两件事,就可能在毫无时空关联的情况下或同时、或先后发生。它们似出于某种“安排”,此安排同时包含有物质与精神。意义通过共时性在日常生活中彰显,正如原型通过象征显现。此外,荣格派心理学还非常重视梦、幻觉、文学、艺术中的象征,它们类似于Sheldrake所谓的形态。

  对于超个人心理学及灵学所关注的许多现象,正统心理学因为不能将其纳入到传统的机械因果的解释模式中,所以一向不予以考虑。但如果能采用物理学、生物学的新的解释模式,把场的因素考虑进来,以往一些不可思议的现象就会变得容易解释。Feinstein列举了可由场效应加以解释的六种现象:(1)人类活动对远距机械装置的影响; (2)灵视(vi-sualization)、祈祷、冥想的远距作用; (3)神童及白痴天才; (4)心灵感应; (5)不同文化间神话及象征的相似性; (6)心理治疗中及变性意识状态(ASC)下常有相似的象征主题。

  1.4 场的观念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感应观念

  由上述各门学科的最新进展可以看出,传统的机械因果观正在被修正。事物既可从实物的角度看,也可从场的角度看。实物与场的角度分别基于“相邻”作用及“远距”作用。尽管每一活动既会对时空相邻者产生相邻作用,也会对时空不相邻者产生远距作用,但二者相比相邻作用要大得多。因而通过相邻活动链间接地对遥远活动施加影响的结果要比不通过中介链而直接对遥远活动施加影响的结果更加有规律,因而也更加可预测。传统的科学范式有一种追求确定性的倾向,所以多注意到相邻作用。但过分追求确定性不免牺牲了或然性与创造性。新的科学范式正是基于对或然性与创造性的内在要求。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就会发现,追求确定性不过是西方文化在特定时代的选择,本没有普遍性。其他如中国传统文化,就比较重视或然性与创造性。正是由于这种倾向,现代物理学家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找到了回响。玻尔曾说:“对于类似原子理论的学问……我们必须求助于佛陀及老子那些大思想家关于认识论的课题。”在心理学家中,荣格就倾心于道家及《易经》的思想,格式塔疗法的创始人皮尔斯则深受禅宗影响。这促使我们假设:西方科学所最新关注的“场”的远距作用,可能已被中国古代思想所注意到。事实也正是如此:上文所举各种场的远距作用,在中国古代都称为“感应”。据李约瑟的研究,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海水的涨退与月的盈缺有关系,而西方是在牛顿以后才注意到此现象;知道磁针永远指着南北,并且稍稍偏斜磁极,更知道磁铁具有吸引周围物质的远距作用,而西方古代则对磁力现象一无所知。与中国相比,西方的机械学与力学则比较先进,这说明东西方观察大自然的视角完全不同:对于远距与相邻作用,双方自古就各有侧重。其实两种文化在源头上各自面临两歧的选择:波还是粒子、场还是实物。比如古希腊就有同类相感的观念,亚里斯多德就将空间里的运动解释为相似者吸引相似者,但这种古老的观念后来移向机械的因果观念;而原子理论虽经印度传入中国,却一直没人肯听。中国人坚信宇宙万物都受到阴阳交替的远距作用而呈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

  鉴于现代科学已证实各种场的存在,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场与实物、波与粒子的思考模式并不存在优劣真伪之别,而只是视角的不同而已;场的效应相当于中国古代所称的“感应”;感应观念有现代科学的依据,虽然此依据不是由机械因果观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