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孩子怎么了?--孩子上课心不在焉,情绪低落,有轻生想法……

来源:来自网络作者:发布时间:2012-09-05 10:39:52|浏览:317评论:0
指导结果: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改善不少,双方达成一致,允许孩子经常去探望母亲。父亲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孩子的心情比较好,与我交流时,表现出什么开心的神情。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轻生的念头几乎没了,但与继母之间似乎还是有些疙瘩,也许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缘故吧。但还是有所好转的

  案由:孩子上课心不在焉,情绪低落,眼睛红肿,有轻生想法……

  经过回放:16岁的女生,生活在一个复杂家庭环境中。亲生父母在她小的时候就感情不和,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饭,孩子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却无力改变现状。这种状况在她12岁那年发生改变,父母终于离婚了。孩子跟着爸爸走。但由于孩子父母之间积怨太深,离婚之后,父与母方家族常在生意上发生恶性竞争,这都严重伤害了孩子敏感的心灵。在她14岁那年,孩子因为心疼父亲,劝父亲帮自己找个后妈,但在后妈过门后,孩子与后妈之间发生了矛盾,孩子认为父亲的心被后妈夺走了,再也不爱她了,她成了家里的累赘。一个星期天,孩子到校上学,父亲的电话随后就到,把孩子大骂一通,原来责怪孩子自己的衣物没洗干净……

  家庭成员情况分析:

  经过与孩子父亲的交流:孩子的父亲是高中学历,但在教育方法上前后不一,变化太大,没有过渡期。在未与后妻重组家庭前对孩子极为溺爱,觉得亏欠了孩子,要给孩子双倍的爱,什么事情到不要孩子做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与后妻结婚受后者教育方法的影响,对孩子要求严格起来,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家里做家务;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孩子未做好自己的事情,简单粗暴到责骂。如这次,因孩子忘洗衣服,电话中破口大骂;因他与孩子母亲有矛盾,禁止孩子去探望母亲。

  与继母的交流得知:继母身世坎坷,对自己子女要求极高、极严。继母的亲生女儿独立性较强,有很强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开始培养的,且这孩子原来的家庭氛围很好。所以来到这个新家庭后,发现这个孩子依赖心理较重,生活自理能力差,要求改变现状。

  亲生母亲:爱孩子,但不会关心孩子,以爱的名义给孩子增加压力,说什么孩子不爱她啊等向孩子索取爱,由于她与孩子的父亲有矛盾,孩子处于两难境地。

  与孩子交流:孩子心思缜密、多愁敏感,恰又处于叛逆期,与父亲、继母之间发生误会,产生矛盾。原来继母曾在餐桌上嘲笑她:考上职中,没出息。(实际上是继母的激将法)等相关事件。

  解决方案:

  父亲:1)改善与孩子母亲的关系,允许孩子去探望母亲。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虽然不在一起了,但仍然是爱她的。让她现在能感受到两个家庭的爱,而不是弃儿。

  2)好好与孩子沟通。把以往存在的误会勾销,父亲要真正走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要让孩子明白,父亲对她的爱,自始自终从来没变过。变的只是他的教育想法,让孩子明白教育她的目的——培养她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能力。

  3)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要想教育成功,必须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尊重她、理解她。尊重孩子,就是尊重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

  4)学会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孩子,把孩子当家长。走进孩子的心理,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继母:1)与孩子沟通,消除误会。继母与孩子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只有长时间真心的付出,才会获得孩子的亲呢。

  2)多赞扬孩子,多用正向的语言来激励孩子。家长口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她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孩子。

  3)身教重于言教。作为继母要教育好孩子,可能比正常的家庭要付出更多,孩子的眼睛会一直耵你,只有自身做好了,孩子才会心服口服,才会以你为榜样,也才会消除对你的敌视。

  4)一碗水要端平。对自己的亲生女儿怎样,对这个孩子也要怎样。比如训练孩子的自理能力,两个孩子的任务分配要公平。这样才会起到教育作用。

  5)多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继母本人认识到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有欠缺,希望能够多充电。建议上中华家庭教育网,多看关于家教方面的文章。推荐看《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以及一些青春期小说。

  亲生母亲:1)缓和与孩子父亲之间矛盾。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亲生父母能够友好相处,双方的敌视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父母的和睦相处是孩子最大的快乐。快乐的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长。

  2)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要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

  3)学会爱孩子,而不是溺爱。掌握正确的爱孩子的方法。比如让孩子如何与继母相处。

  老师: 老师多关心、鼓励孩子,密切注意孩子的思想动向。

  孩子:1)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只不过有时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同时父母的本身的压力也比较大,父亲要负担两个孩子的上学费用。继母毕竟是后妈,也有较重的舆论压力。

  2)要自立、自强、自尊、自重。要帮爸妈做家务活,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能力。

  3)树立理想,明确学习目标。

  4)提高自己的情商、培养自己的耐挫力。相信“苦难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儿时的不幸已成为过去,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

  指导结果:孩子与父亲的关系改善不少,双方达成一致,允许孩子经常去探望母亲。父亲对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孩子的心情比较好,与我交流时,表现出什么开心的神情。对未来重新燃起希望,轻生的念头几乎没了,但与继母之间似乎还是有些疙瘩,也许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缘故吧。但还是有所好转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