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毛医生自杀”是谣言 徐宝宝事件后遗症

来源:网络作者:发布时间:2012-10-17 19:48:32|浏览:376评论:0
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需要贯彻于整个医疗环节,徐宝宝的死是个触动;对个体尊严的保护,需要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毛晓珺的“死”是个警醒。两者一样重要,不可偏废。现在,轮到我们理性地坐下来审视“徐宝宝事件”社会反应利弊的时候了,我们不能为五个月大可爱的孩子痛过之后,再痛一次

  徐宝宝事件似乎仍未结束,近来竟有网帖爆料称“毛晓珺自杀了”。虽然,快报记者最终证实这是一个谣言,但徐宝宝事件的后遗症仍在持续:医院高度紧张,医生们接诊生怕引发投诉;主管部门也头疼,似乎越来越不被信任;甚至一些患者也感到困惑,总会想,医生会不会误诊。而同时期,镇江发生孕妇输尿管被缝事件、湖北通城县发生“右腿骨折,左腿手术”医疗事故,医患关系近来似乎处在一个非常紧张的时刻,甚至有医护人员形容“到了崩溃的边缘”。

  毛医生自杀身亡?谣言!

  徐宝宝事件发生之后,毛晓珺就像蒸发了一样。但近日,南京本地一家网站的论坛里,有网友爆料称:“上周听说毛医生跳楼自杀死亡了,开始以为谣传,后来找朋友证实了一下,是真的。那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网友爆料:毛医生自杀身亡可信度90%

  昨天快报记者联系上了第一个爆出“毛晓珺自杀身亡”的发帖人******,据******称,他听好几个医院的朋友说了此事,包括南京某大医院的护士长都说毛晓珺已经自杀了,这基本上就像杀人游戏一样,他被大家投票“杀”死了。不过,******并不愿意提供知情者的联系方式。******认为毛晓珺心理崩溃是有根可循的,毛晓珺之前是副主任医师,事故发生前不久他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医疗援非任务,正准备提拔为主任医师。节骨眼上发生这种事情,对毛晓珺来说,前途基本没有了,40多岁的人,人生全部清零,心理崩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认为毛晓珺没必要自杀,他给出的理由是“罪不至死”。当快报记者向******求证毛晓珺自杀的消息可信度有多高时,他说:“90%吧,在卫生系统内部,这已经不是新闻了。我的医院朋友那天聊天随口提起说,毛晓珺几天前就自杀了,不知道是上吊还是跳楼。”

  记者证实:有朋友昨天中午接通毛医生电话

  昨天下午,快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市儿童医院和南京卫生局的相关负责人,对于毛晓珺的现状,他们不愿意多谈。南京儿童医院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只想徐宝宝事件被人淡忘得越快越好。”至于有没有自杀,他们表示不知道。

  与此同时,西祠“南京零距离”版主周桂华也在求证毛晓珺是否自杀一事,他告诉记者,“中午给南京卫生局一位朋友打电话求证此事,这个朋友和毛晓珺很熟悉,他给毛晓珺打了电话,电话那头是毛晓珺本人亲自接的,证明毛医生并没有自杀。帖子里所说的毛医生自杀的消息,属于某些网友造谣而发。”快报记者随即采访了公安部门,有关人士透露,毛晓珺的户口并没有注销。

  这个帖子一经爆料,就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大多数的网友对这个消息还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医患双方的信任降到历史最低

  徐宝宝事件,给南京市儿童医院带来的,是一场地震。事情已经过去了一阵,带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心里是否还有阴影?处在漩涡中心的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目前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最近一段时间,快报记者到儿童医院进行了探访。

  周边医院不敢再随便接诊,儿童医院门诊量暴增

  昨天下午3点,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市儿童医院。与11月12日徐宝宝事件刚刚曝光之后相比,该医院的门诊可以说是人满为患。一楼到五楼,几乎每个科室都有不少病人在排队。快报记者在一楼的方便门诊数了一下,挂号的人已经排了37位。医院工作人员告诉快报记者,“每年夏天是儿童看病的高峰期,到了十一月份就转为淡季。你看今天的天气阴冷,按常规,如果不是很急的病,许多家长是不会带孩子来看病的,但今天的病人还和往常一样,有增无减。最近一段时间,来儿童医院看病的人比夏天的旺季还要多。”徐宝宝事件过后,周边的医院对重症的患儿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甚至直接说:“转儿童医院,这个病我们看不了。”

  来到输液室,护士一路小跑忙着照顾病人,说话轻声细气,十分温柔,输液间隙,护士们也时不时摸摸孩子额头,“头还疼不疼了,有没有想呕的感觉啊?”而平时不涉足输液室的医生,也会每隔一个小时就过来询问孩子们的病情。

  在门诊二楼,快报记者随机观察了七、八、九三个诊室,来看病的孩子大多是因为感冒。医生们对于小病人的病情询问得也十分耐心,有的家长对甲流还抱有恐惧心理,医生会耐心地说,现在90%感冒的人是甲流,没有那么可怕,只要及时治疗,吃药打针,多休息多喝水,孩子很快就能好起来了。

  压力大,老专家委屈得大哭

  毛晓珺虽然离开了儿童医院,压力却从来没有远离这家医院。

  12月11日是星期五,很多市民都准备开心过周末了。南京市儿童医院的一位老专家,却没有这样的心情。拖着透支的身体,看着满病房的患儿,他无奈、委屈的情绪一下就爆发了:“压力太大了,以后的日子怎么办啊!”话没有说完,眼泪就刷地流了下来。周围的医护人员都愣了,这名50多岁的专家从来没有在人前哭过。本来只能容纳6张病床的科室,现在不断加床、加床,到星期五,已经到40多张了。

  其实不仅这位专家,儿童医院很多医生都面临同样的压力。儿童医院由于刚发生了徐宝宝事件,最近对患者的到来是有求必应。即使这样,却并不能换来每位患者的理解。

  在快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专家透露了这样两个让他们有些“寒心”的小细节。一次门诊检查,一位医生不小心滑倒,骨折站不起来了,一旁的患者家属却说:“你装什么装,还不赶紧起来。”还有一位医生,在门诊时起身上了个厕所,马上有家属说:“又没有前列腺炎……”

  “事情虽小,但足以说明医患之间的信任已经降至冰点。患者有怨气我们理解,但是这么多人来医院看病,是机器也受不了啊,我们需要仅仅是一点理解。”有位专家告诉快报记者,曾一个晚上看了近一百患儿。无论是医生的精力,还是医院的承受能力,都已到了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紧紧的弦。

  患者发帖,医院“百口莫辩”

  5岁的言言最近患上呼吸道感染。昨天,爷爷奶奶带他来儿童医院看病。言言的奶奶告诉快报记者,“我们发现医生很负责任。我们一进门,医生就问孩子‘几岁啦’,很有耐心,我们心里也高兴。”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满意,在网络的放大效应下,给人感觉医患纠纷最近是越来越多。快报记者昨天打开本地一家网站的著名讨论版,有人发帖称南京另外一家医院又发生了一起“宝宝死亡”事件,发帖时间为12月10日,跟帖已经达到了200多楼。徐宝宝事件后,李宝宝、张宝宝等类似字眼频繁出现在网络,带有强烈情绪的“还我宝宝”等标题也不时出现,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绝大多数网民站在患者一边。就在11月上旬的一天,南京有三家医院分别发生了影响较大的医患纠纷事件。

  一名专家告诉快报记者,本来就脆弱的医患关系现在更紧张,患者来看病,都有点怨气,似乎把以前就医的不愉快都纠结在一起了。

  南京某家医院的吴云(化名)告诉快报记者,他曾做过一次小调查,一分钟内,有的医患纠纷的帖子能够刷新40-60次,跟帖则有2-4次。另一家医院的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医患纠纷的帖子一出现,很快就能冲到版面头条乃至网站头条。

  儿童医院面临的压力,也复制到了其他医院,越来越多的医院都感觉肩上的担子越挑越重。患者越来越重视网上话语权。但在有的医院看来,一些帖子实在有点过,“很多事实不是网上讲的那样”,但是,这样的解释,在网民看来,都是“苍白”的。

  医患纠纷激增,院方疲于应对

  南京一家三级甲等大型医院的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去年该院的医患纠纷到11月份才七八起,而今年到11月份,已经二十多起了,徐宝宝事件发生后,纠纷突然有了一个明显增长,让医院疲于应对。

  一位医院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现在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时间全耗在解决医患纠纷上了,有的家属天天闹,不解决就耗着。”徐宝宝最后的协调解决方案,在患者眼里成为一个“标杆”,“现在只要是纠纷,不管谁的责任,都要求51万甚至更高”。医患双方的信任几乎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在病人眼里,医生就是不负责任,特别是80后医生。而在医生心中,同样郁闷:我们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一些疾病医院确实没有办法看好啊。

  观点

  大学教授:患者心态微妙变化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陈家应教授表示,徐宝宝事件之后,他也听到不少反映,过去病人看病对医务人员小心翼翼,总觉得是在求医生看病。医生态度不好,只能忍气吞声,只要能把病看好就行了。如今徐宝宝事件发生之后,患者的心态发生变化,腰杆似乎挺得很直。人生了病之后,非常焦急,恨不得找医生马上能减轻痛苦,患者的心情其实和医生的把握存在差距。看病之前,不负责任的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先入为主,医生的态度稍微不积极一点,病人就会不满意,甚至拿徐宝宝事件来威胁医生。如果看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诊断的偏差,患者总觉得不闹不赔偿不甘心。

  医学会专家:能否设立医疗法庭?

  “现在真是没有办法了,我们是真心实意来解决纠纷的,但是往往得到的总是不信任”,一家医院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医患纠纷似乎成了一个死疙瘩,包括各级主管部门也比较头疼。一些医院的负责人都不得不承认:“解开这个死疙瘩,只能依靠时间了。”

  12月10日, 《人民日报》发表卫生部陈竺部长署名文章,谈到如何解决医患纠纷时,陈竺认为,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通过协商解决达成的协议往往更具有持久性,更容易得到当事人的自愿履行。二是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将医患纠纷纳入规范化解决渠道,使医疗机构从繁重的医患纠纷处置中解脱出来。三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是所有医疗纠纷的最终解决方式,不想通过调解解决或者对调解解决结果不满意的医疗纠纷,都可以通过医疗诉讼的方式解决。四是开辟医患纠纷处理的“绿色通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如探索建立医疗事故异地鉴定仲裁制度,对医疗事故争议较大的案例,建立异地鉴定制度,确保技术鉴定的科学公正性。同时,研究修订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制定统一的赔偿标准。

  省医学会有关专家介绍说,医院应该退出医患纠纷,从医院资产来说,是国家的,院长对其没有支配的权利,从患者来说,医院是强势,对话有失公平。专家建议说,应该成立一个“医疗法庭”,来专门解决这个事。

  快评

  “徐宝宝”和“毛晓珺”谁更重要?

  毛晓珺假如真的自杀了,我们该如何正视这一悲剧?

  徐宝宝事件是一个悲剧,徐宝宝事件的追问是将悲剧向阳光转移。阳光过去后,为何阴影还没消失?

  徐宝宝事件是一个行风失范的极端事件,不是医疗行业道德缺失的常态。扩大这一事件的恶性,指望靠对一极端事件的极端惩戒来遏制整个行业的服务弊端,挽救社会形象,而不是通过制度检讨和环境配套来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疗社会,就会坠入“过度医疗”的怪圈,一方面,类似的宝宝事件难以绝迹,另一方面,在工作负荷和问责苛责双重压力下诚惶诚恐的医疗人员,会滋生职业伤感,更加漠视社会责任。

  不能因为个别医疗事故质疑整个医疗体系,更不能因为个别医生的错误妖魔化整个群体。在当今社会,看病难看病贵所引发的民怨和人满为患、医保缺失造成的医疗困境,需要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去改观,去消除;对医疗人员的社会评价不能继续停留在灾难事件中是天使,日常生活中是魔鬼的两极化标签。医生也是人,他们既有救死扶伤的职业天性,也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也有紧张、焦虑、不满、愤怒,他们也会为孩子上学、抚养老人疲惫,为官员腐败、买不起房骂娘。他们也需要关怀。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实际上就是对所有人的人文关怀。

  继南京徐宝宝事件后,我们惊讶地发现,泰州、江阴、徐州等地都出现了以“宝宝事件”为噱头的医疗纠纷。这是一种负面的蔓延。如果说毛晓珺的轻生传言是令人扼腕的遗憾,那么,“宝宝事件”的趋利性复制,则是不得不警惕的社会杂质了。一旦这样的变异生态链横行社会的话,不但陡增社会医疗成本,破坏正常的社会价值观,而且构成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生命和精神威胁。昨天发生在常州的医院副院长“跳楼”事件,就是这一后果的缩影。这种缩影与自杀传言一样,是罩在和谐大地上,比医疗事故、医疗失德还要可怕的阴影。

  医疗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具受众多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权利意识也逐渐增强,医患矛盾、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影响医疗秩序和卫生事业改革的一大因素。人们从过去对医院的失误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到现在动辄运用法律和舆论武器来保护自己,既显示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把缺少体制保护的医院及其医护人员逼向弱势的一方。一个需要社会群体尊崇和敬畏的行业变得诟病连连,声望日下,这是令人不安的颠覆。这里面,有医疗服务自身的症结,也有社会评价失衡的导引。

  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需要贯彻于整个医疗环节,徐宝宝的死是个触动;对个体尊严的保护,需要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毛晓珺的“死”是个警醒。两者一样重要,不可偏废。现在,轮到我们理性地坐下来审视“徐宝宝事件”社会反应利弊的时候了,我们不能为五个月大可爱的孩子痛过之后,再痛一次!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对该新闻评论,请马上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