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来自陈鹏老师心理咨询工作室的案例与案例分析

来源:爸妈在线作者:发布时间:2012-10-17 18:43:03|浏览:2111评论:0
医院要树立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在抢救病人时如果发现不是 器质性问题,就要及时地找心理医生会诊。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可以使病人及早“ 康复”,要放弃有病必须吃药、打针、做手术的定势思维。换一种思维,或许就会有一番新天地。

  案例1:从抑郁症大学生跳楼未遂事件谈起

  2003年6月2日下午3点15分,我国南方某高校一名男生陈某吃了20粒安眠药,匆匆跑到教学楼5楼的阳台上,准备往下跳,当时他犹豫了一下:“这样跳下去会不会有痛的感觉,万一摔不死又怎么办?”正在这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办的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急奔至此,制止了严重事态的发生,随后便是驱车快速赶往医院洗胃、住院、全院师生分期分批地到医院看望慰问的“镜头了”。(此案例已公开发表于2003年10月《心理医生》杂志头版头条,可考查原文)

  案例2:午夜突发的休克事件

  某男生,19岁,午夜突然抽搐、口吐泡沫,高烧、浑身冒汗、不能言语,顿时休克,学校师生只好急送医院抢救,因患者家住边远农村,父母在遥远的海南打工,校方只好向全体师生募捐来解决治疗费用。

  医院对这位休克患者采取抢救待查的处理方案,一边输液输氧,一边做常规检查,三天三夜过去了,“病人”仍然处于休克状态。此时此刻,当患者所熟知的该院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的心理老师赶到医院病床向医生咨询患者病情时,患者潜意识里听出了“熟悉的知音”时,竟一骨碌儿坐了起来,拔掉了输氧和输液针头,象平常一样坦率自然地与老师攀谈了起来,这一“奇迹”令在场的医生和护士百思不得其解。

  (此案例已发表于2002年第7期《心理世界》杂志,可考查原文)

  案例3:为什么恋爱老是失败

  学校团委介绍一名大一的女生前来心理治疗,其大概内容是该女生从入校的那一天起就与男孩子谈情说爱,几乎谈一个失败一个,每月换一个男朋友,此事在同学们中传得沸沸扬扬,团委领导、辅导老师多次做思想工作均无效果,她仍“我行我素”。直到与心理老师见面后她才道出事情的原委,经过半年的心理治疗,再不“我行我素”了,恢复常态。(此案例已发表于2004年第6期《心理医生》杂志,可考查原文)。

  案例4:心理治疗帮他克服了恐高症

  某男,20岁,每天要到教学楼第四层、第五层楼的各个教室去上课,晚上要回到学生公寓第七层去睡觉。这一般人很平常的日常生活小事,对于他来讲总感到是一种压力,一种痛苦,一种恐惧与不安,心理的担子很重,每次登楼总是夹在同学们中间去集体完成,从来不敢去单独行动。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带来了一些躯体疾病、失眠、饮食不振、消化不良、头痛头昏,劳动课、体育课、实验实习课等都要请假,看上去有点虚弱的感觉。经心理老师诊断为恐高症,经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治疗半年痊愈。(此案例发表于2002年第9期《心理与健康杂志》,可考查原文)

  案例5:某女大学生由于家住边远农村,父母均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家庭收入低下。完全靠亲戚朋友资助念书,眼看就要因经济拮据的原因而缀学了,此时此刻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个有钱的老板,愿意资助修完全部课程毕业。这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老板与这位女大学生谈得来。并“情投意合”,在明知对方有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之下,只要学校没有课和双休日,她长期与老板相处,不求有什么结果,但丝毫也不肯放弃目前的“过程”。明知不对,但仍坚定不移地执行着自己的“方针政策”。这位女大学生经多次心理疏导,从道理上明白了目前的作法不妥,开始疏远了老板,采取其他途径解决了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毕业之后,到沿海找到了工作,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爱情。(此案例发表于2003年12期《心理世界》杂志,可考查原文)

  案例6:某女生,20岁,2005年11月患神经性抑郁症,在高校所在的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治疗三个月,病情稍有好转,医生建议休学,休学后在家乡继续治疗10个月,由于病情恢复缓慢,再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医院会诊,她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状况仍然不能坚持在校学习,最后被迫于2006年10月办理了退学手续。(只有医院和学院共同签署的休学证明书)

  二、个案分析

  本文作者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已奋斗15个春秋了,积累的个案成百上千,上述六例是比较典型的,前五个案例均在全国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入文时有所删缩,若是查阅原文对照阅读,效果甚佳,现分别作如下分析,大学生阅后也可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

  1、案例的当事者来自广西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独生子,5年前父母离异,由于父母之间的私人感情破裂,家庭硝烟四起,使他长期没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在整个中学阶段,几乎全在成人世界的重压之下和社会歧视中度过,沉闷、恐惧、徬徨、抑郁、焦虑集聚一身,这种心理负担全考被高考这块“大石头”压着,忍耐、压抑、再压抑再忍耐,这种来自家庭客观环境的刺激加上社会方方面面的舆论、冷眼的“和平暴力”的冲击长期折腾着他的心灵世界,长期好静、独处、很少与人来往,不与亲友、邻居打交道,终日少言寡语,这种状态他无能为力,心理难受极了。他对前途感到一片灰暗,失去信心,进入大学以后,心理老师发现在他的日记、作业、演讲、考查、考试卷中所流露出的严重厌世情绪,生活中有严重的无助感,精神极度疲惫,学习吃力。心理老师充分地调动心理健康三级防范网络,一边对他进行心理治疗,一边密切防范。在他萌发跳楼念头时及时制止,挽救了他年轻的生命。目前这孩子已于2006年7月顺利毕业,一切正常。

  2、这个案例主要是由于失恋受到严重的挫折以后,他的心理能量耗尽,再没有力气支撑他的躯体而活跃在校园中,于是休克住院。在医院医生查得患者根本没有什么器质性的病变,躯体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属正常,只好诊断为“休克待查”。当心理老师参与治疗和学校给予经济支持等办法终于很快使他康复出院,出院后领导伸出热情之手给予关怀与照顾,老师补课,同学们鼓励。期终考试门门通过。他心理恢复了平静,对校园恋爱有了一个全新而正确的认识。

  3、这个案例的当事者出身于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家庭,她出生以后的十几个春秋都是在她奶奶家中度过的,待到上初中时父母才把她接到城里来,回城以后一直与父母关系处理不好,特别是对母亲有“鸿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子女在没有什么特殊外力的作用之下,一般都有“异性父母的心理情结”,也就是说男女孩子长大以后,男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深一点,亲情笃一些,谈得来,分歧少,什么大事小事共性多一些,显得融洽和谐,然而女孩则与父亲的心理距离近一些,女孩把父亲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对象和保护神,甚至是心目中的偶像,不管有什么心理话都愿意向父母娓娓道来。

  可能是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这个女孩在家庭中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姐姐,父母只好把她送到乡下来去寄养。回到父母身边以后,他的唯一的精神寄托是她父亲,这是她心理动力的真正来源,然而这种姗姗来迟的父爱却时时被姐姐抢去了,这一点他真的不服,因此姐姐便成为了家庭中的竞争对手。在家中,时时处处把姐姐打败成为了她的“事业”和检验自己能力的载体。家庭中这没有硝烟的战场随高考录取通知书而“休战”,取而代之的是她把这种“家庭硝烟”带到了高校。在家庭中,她与姐姐争夺父爱是“赢家”,她试图在高校中把折散校园中的情侣来检验自己的“英雄本色”,当她看到校园中的对对情侣,自己舍得花时间,耗精力,费资金去把男方“抢”到手,只要男方与女方感情淡下来,甚至分手以后,她马上又转移目标,去追求新的“猎物”,其方法基本上是原来的重复。

  这种歧形心理用认识领悟疗法帮助她重新找回父母亲情之爱,告诫她在父亲与母亲的天平上要在母亲的盘子里自觉地添加感情上的法码,使之“内得我心之安,外得人心之平”,还要弥补和修复与姐姐之间的“心理沟壑”,可以用发短讯、打电话等方式与姐姐走进“同一条起跑线”。经过多次心理治疗,她终于认识到自己心理扭曲的严重性,最后还是自己解放了自己,即解决了“家庭内部矛盾”,又不去拆散别人的情侣,领导和老师心目中的“天天谈恋爱,天天以失败告终”的印象也自然销声匿迹了。

  4、目前大学生中有恐惧症者甚多,恐惧症有恐高症、恐人症、恐物症等,恐惧症均是由于当事者在客观环境中受到某种严重刺激以后,产生条件反射,当看到某人或某物以后自然而然不敢接近,甚至退让,害怕极了,于是恐惧就产生了。此案例的当事者在自己九岁那年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捉迷藏、抓特务,她从一块大石头上掉下来,大腿骨折,治疗一个月以后幸亏没有成为跛子。这次摔伤对他来说教训惨重,再加之医生和父母又叮嘱再三,以后再也不要到有危险的地方去了,就是上楼下楼,上下台阶都要格外小心,这“格外小心”就是恐高症的潜隐因素,潜意识的“小心”就发展成为显意识之中的“恐高”了。这样的案例只有在专业医生和专业心理老师的帮助下运用认知领悟疗法和系统行为脱敏疗法完全可以治愈,药物与其他疗法则是“隔靴抓痒”,毫无作用。

  5、这个案例在高校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这种倾向与趋势还愈演愈烈,目前社会上的大老板,还有部分“人民公仆”、生意人、外国人等都愿意找高校中的女大学生做“情人”,因为女大学生思想单纯,成熟度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加上有知识、温柔体贴浪漫而富于青春的活力,又是“秘密”活动,受社会各方面的干扰少,父母不知,老师不晓,同学们之间互相也守口如瓶,相对安全。大学生都是消费者,有的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有限,贫困大学生因为没有生活费而被迫缀学,当某些女大学生遇到“消费饥饿”的心理困惑时有上述人员提供经济援助正是“雪中送碳”。从生理上而言,目前的女大学生进入青春期都有7-10年历史了,加上社会上各种因素的诱惑,在情感世界里也想试着去闯一闯“陌生的围城”。这种社会现象有望全社会和教育决策者关注,妥善解决。

  6、这个案例表面上看去是一个“失败”的例子,但也算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预防性排查,及时挖出即将要爆炸的“定时炸弹”,比出现了问题以后再去紧急处理,召开紧急会议,下发文件,布署工作,严加防范要“高明”得多,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达58%。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十分必要,即使是心 理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和不适,也不要紧,只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方可治愈。

  案例7:

  过分追求完美

  2002年1月16日,当某大学本科生黄某在家中跳楼自杀的消息传到学校,几乎所有认 识黄的同学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黄性格外向,与同学相处融洽,学习成绩在班里也名列 前茅,连续两年都获得了一等奖学金。自杀前不久,黄还曾向班主任咨询过报考研究生的有 关事宜,并表示去中山大学读研将是自己未来规划的重要一步。“太突然了,我想象不出这 样一个人有什么自杀的理由。”然而,在黄自信开朗的外观下,由过度好强而导致的焦虑和 脆弱一直隐隐存在。据有关同学反映,黄对自己要求很高,非常要强,从来不把自己的困难 向别人说,有什么事都自己承担,即使在产生巨大压力时也不愿社会支持与帮助。第七学期 末,黄所在班级在1月9日至14日要考6门功课,这使下定决心英语六级一定要考优秀的黄某 压力陡增。在遗书中,他提到自己已连续7天失眠,自以为英语六级和另一门课程考得不好 ,担心要重修,并因此而不可自拔。1月16日,黄在割脉自杀不成后,从楼上跳下,死时手 上还留有先前缝针的痕迹。

  这是一例典型的过分追求完美的实例。大学生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工作充满着美好的希望 ,力图塑造完美的自我,但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显然是存在差距的。如果不能正确地 看待这种差距,遇到一点挫折和失败,便认为自己“无能”,是个失败者,那么就会使自己 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之中。该生在理想我与现实我发生冲突、无法达到目标时,对自我产生 怀疑、否定等心理,在无法排解的焦虑下,最终走上了自杀之路。

  案例8:

  过度低估自己

  李××,男,21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上吊自杀身亡。该生身体瘦小,皮肤偏黑 ,眼睛近视,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常处于全班最后一名,性格内向,参加班级活动不积极 ,人际关系不和谐。同学们都认为他为人过于敏感,不好相处。一天,全班上体育课,内容 是 10 0米跑,两人一组,由于男生的人数单一个,而他又排在最后,老师只好将他和一名女生排 在一组,结果他没有跑赢这名女生。这种场面自然引起在场同学的哄笑。从这以后,该生变 得更加沉默和孤僻,一天夜晚外出未归,第二天早晨发现他已在学校的后山上上吊身亡。

  该生的自卑是因生理上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对自我认识产生了消极态度。当理想和现 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悲观者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生的道路。

  案例9:

  优秀少女,如此早去

  2005年5月13日,星期六,南京某综合大学。19岁的女研究生徐某在宿舍里,将汽油浇到了身上,平静地用打火机将自己点燃……

  在追寻徐某成长的轨迹时发现:这位出生在苏北某偏僻小镇的女孩,天资聪颖。1994年9月,年仅13岁的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全国某著名高校生物系,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大学生。年少的她笼罩在绚丽耀眼的光环之中,获得了巨大的心理满足。

  在大学,徐某凭着自己的睿智轻松学习,成绩优异。这让她既自信又自负,在校园获得“天才少女”的美名。一方面,学习优异掩盖了她人格的不成熟;另一方面,由于其心理年龄的成熟与学业的成长不同步,同学们因她年龄小而宽容她,使她心理的成熟脚步并没有因为进入大学而加速,反而更加迟滞。可以想象,一个13岁的孩子,其心智发展水平很难使她融入群体之中,徐某的生活自理能力弱,不会洗衣服、不会计划用钱,更不会与人相处。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妹妹,同寝室的姐妹们给予了她许多呵护和关爱。大学四年,她的衣服大都是由同学代洗的,凌乱的床铺和书桌也大多是同学们默默地帮助整理的。生活中的她同样表现出人格不成熟。连续剧《还珠格格》的播放,剧中的小燕子得到徐某的偏爱。一日,她在图书馆看书,管理员说自己不喜欢小燕子,她听后大发脾气,不许对方讲小燕的坏话,与管理员争得面红耳赤。

  1998年9月,17岁的徐某因成绩优异,成为免试研究生。早已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读研后她感到孤独寂寞。入学后,院里对新生进行摸底考试,她的成绩竟不在前列。不久,她又感到了另一种压力。班里许多同学有电脑,她开始向家里要钱。起初,对于女儿的要求,徐父能尽力 满足,但时间长了,他们也发现了女儿的变化,便写信批评她不要乱花钱。

  1999年10月,徐某偶然结识了刑满释放的王某。王某是情场老手,带她出入高档娱乐场 所,送她价格很贵的礼物,徐某很快坠入爱河。2000的1月,王某因犯罪被逮捕。徐某得知消息,匆匆赶到公安局,不问案情,见到办案人员双膝跪倒在地:“他不会杀人的,我可以保证,求求你们放了他吧!”任凭办案人员如何劝说,她也不肯离开,最后,办案人员只有通知学校派人将她领回去。回到寝室的徐某整日不吃不喝,使劲哭闹。当得知王某因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被判处死刑时,徐某竟出奇地平静。第二天,她正常上课,在班里也经常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一直为她担心的同学们松了一口气,暗暗庆幸她已经走出了自我的误 区。谁没有想到,5月13日晚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

  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徐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特别是当她过早进入大学后,她心理和生理年龄的差异性便凸现出来,特别是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大学生活适应与人际关系等方面不成熟。第二是她的成长环境,从小在封闭的环境中学习,又因年少而得到周围人们的宠爱与呵扩,形成了一种孤傲、唯我独尊的性格狭隘的思维,学习的道路一帆风顺,在赞扬和掌声中成长的她对挫折没有足够的认识;一旦受到挫折便不知所措。第三,当她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时,她的优越感的失落与原来的完美的理想形成强烈的反差。正在心理空虚的她,王某的出现填补了她心灵的空缺。她更没有时间认真反思自己的生活与学业,她需要别人特别的关注,因为这份关注已成为她生命中的一部分。当学业的自我中心失去后,爱情成为她自我中心的最后屏障,但当她发现爱上一个魔鬼时,她不能接受这种双重的打击,以致走上了轻生的道路。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恋倾向,但绝大多数人没成为自恋型人格。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逐步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调整自我,并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确立正确的自我观,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

  案例10:

  谁解我心?

  这是一封学生来信:当反思大三时,我觉得那是过得最龌龊的一年。学习成绩 没起色,工作更是一张白纸。我很想找一些客观的理由来搪塞。是因为失恋吗?我和她是多年的知心朋友,由友谊发展到爱情,她突然提出分手,因为她已不再爱我。在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差点当场昏厥过去。我竭力挽留,因为我一直都以为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正的爱情,应该好好珍惜。我应当尊重她,我应珍惜我们之间曾经拥有过的那份纯洁的感情。我现在有些茫然,如果要找理由,可以说是因为我的右腿,儿时,习武不慎扭伤了骨头,我没有在意,直至意识到病症的严重性才去医院,这确实也给我造成了一些自卑的想法。我甚至还担心,再过若干年后我的身体是否健壮如初,现在还没痊愈。这注定我的路肯定比别人要难走。

  的确,我感到压力很大,但是这不应成为不思进取的理由。唯一的理由归结为我不够坚强和优秀,意志不够坚定,对付外界的抵抗能力还太弱。这使我想到了一种说法:做不成大树,就做一棵小草。这是无奈的选择,虽然它包含一种达观的人生境界。

  现在我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与耐心。因为很多事我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收获,这或许是我太重视付出的努力、太吝惜汗水、太急功近利的缘故,因此才把结果看得这么重。也许我只是时间上的投入不够,所以事倍功半。学习时杂念太多了,有时甚至坐不住板凳。有时有种发泄的冲动,但是我不知道应该发泄什么,对谁发泄,但就是觉得心理特别浮躁,干什么都不能安下心。我曾不止一次地骂自己,并且也一直在尝试着努力摆脱,可是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无法像高中那样痛痛快快地玩,学习时就集中精力,我现在真的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生活面前,我必须摆出强者的姿态,我曾经默默流泪,但我不应该说累。我知道一切都得靠自己。我也不想家人对我失望,因为我是家里的唯一希望。如果说家里现在是多雨天的话,那么我是家里唯一的一柱阳光。在家人期望的目光中,我不敢暴露自己的懦弱、自卑、烦恼和忧伤,因为我怕家里从此连这点希望都没了。现在我想的有一种严重的危机感,我放弃了继续求学考研的打算,这也许是缺乏眼光的一种表现,但我真的感到自己的思想包袱太重了。我在学习方面背负的担子并不比考研轻松多少,我要求自己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英语要达到一般翻译的水准,计算机要掌握好一门语言,要为考注册会计师做准备。对我而言,这些都是严峻的挑战,我现在所要做的是去证明我的想法不是好高骛远。我现在缺乏的不是目标,而是应付外界的能力,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

  当我们综合分析这位学生的情况时,失恋、学业成绩不理想这两副担子压在他身上,他变得不再坚强,他脆弱,有些茫然不在所措。有一句西方谚语说得好:“最后一根稻草也能压垮一头骆驼”。良好的人格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更需要对自身正确的认识。逃避竞争,放弃责任,并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个体人格只有在经历挫折、失败与成功等诸多方面的体验后,才能逐渐成熟起来。经多次心理辅导,走出了阴影,正视了现实,走进了健康心理的怀抱。

  13、案例分析

  2005年11月底的一天上午,学校团委打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三个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曾用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已经做了多次工作,都没有什么成效,可能是心理障碍,还得请心理咨询室来解决。

  两个女生是情感挫折问题,经两次心理咨询就消除了障碍,又高高兴兴地生活着。唯独某男同学经我初步诊断确实是一个“适应障碍”问题,然而他心理却有严重的阻抗,当然症状没有消除,治疗没有结果,于是我有点急了,连忙向主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领导汇报并提出了进一步治疗的方案。

  我带领他来到中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找到了这里的最高学术权威,博士生导师姚树桥教授(我们彼此往来密切),姚老师诊断与我一样,认为是一个“适应不良”或“适应障碍”方面的小毛病,只要加强一点人际关系,感觉自己在集体中有所温暖,下次不要再来了。

  经博导这么几句话,这个男孩子回学校以后果然好多了,在学校团委帮助之下,班上开展了一次登山活动,暗地里交待每个同学都要主动地与这个男孩说几句话,对他表示友好(这是作为一项任务事先布置下去的)。登山活动回来以后,这个男同学“有说有笑,恢复了往日的容貌”,自然大方地与别人交谈,生活起居也有规律。班主任和其他老师以及同学们都反映,他确实比以前大不一样了,既没有吃药,又没有打针,也没有住院,症状真的没有了,这是大家所看到的,有些人在私下地议论着心理治疗真的有点神。

  这个boy出生于辽阔、美丽、富饶的华北大平原,其父是某市一个公务员,独生子,物质生活方面比其他同学高出一大截,几乎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应有尽有。在家里上学回家几乎都有小车接送,很少坐公交车,吃住被父母和父母的同事们考虑同祥,自己单独的房间里装有空调、电脑、还有写字台,书籍什么的与父亲房间一模一样,客人来了,基本上分不清是父母的房间还是儿子的房间,房间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好,就连墙上的壁画也是“与时俱进”。他真的生活在密糖罐里,很多中学同学都羡慕他这种现代生活。

  一张精美的高校入学通知书把他召唤到离家一千公里的另一个南方城市,大学里的宿舍是六个人一间,洗澡要去大澡堂,吃饭要去学校大食堂、教室,食堂和宿舍相距一公里多,几乎是要步行来,步行去,加上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和军训这段时间正值南方“秋老虎”的天气,几乎与夏天一样,气温仍在36-38℃之间,而且还有蚊子咬。同学们都是来自祖国,19个省,自治区、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很难互相沟通,开始一个时期一个人还闷着坚持,后来却一点也受不了,拿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洗脸的毛巾和肥皂、牙膏等生活用品,带着父视给他的那张“万事通银行卡”也没有向学校打什么招呼就到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转了一个多月,每到一个地方就向家里报告到了什么地方,要把钱打到银行卡里面,父母在家里干着急,这种离校出走的事情学校是要追究的,但父母还是爱儿子,要多少钱把多少钱往卡里打。保证乖乖不在外出事就行,安全回家就是喜事。他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后并没有回家,却平静地回到了学校,当领导和老师看到他回来了也很高兴,没有批评他也没有提出什么处理方案,稳定他的情绪。背地是学校却派人对他进行“危机干预”,不让他再到外面乱跑,一边电话通知家长来学校,商量把孩子由父母带回家去,作退学处理。

  家长从北方千里迢迢赶来学校,看到儿子安全回来了也很高兴,但是违反学校的校纪校规肯定是要处分的,到处求情,恳求不退学,保留学籍把书读完,退回家去也不好安排,加上怎么向亲戚和中学里的老师交待。学校决定退学的态度缓和了一些,决定转到心理咨询治疗室给予帮助,于是学校团委拨通了我的电话。

  这个学生的离校出走主要是一个适应障碍所导致,很简单,学校的集体生活与家庭的生活严重失衡,父母的亲子关系与“素不相识”的同学友情关系有别,家庭的蜜糖罐与学校里的“约法三章”相距遥远,他一下子受下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要好好的生存,有三条路可选,其一是顺从(也就是适应),第二是逃走,其三是斗争。这个男孩对这种突然改变的生活格局无法适应。顺从这一点无法接受,斗争和反抗也不行,只好选择逃跑躲避一时,来安慰一下自己。

  人的适应不但要有一定的意志品质来支撑,克服困难,顽强斗争,尽快适应高校生活。适应是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个体与客体维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状态的平衡心态,只有心态平衡了才能调动体内的最大潜能,最大限度地使本体与客观环境保持平衡,适应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心理专家认为:一个人智慧的本身就是适应。一个有远大目标的人不管到了什么恶劣的环境,不管条件多么差,首先会自觉地去适应环境,而后再去改造环境。这个男孩没有把读大学看作是自己唯一的理想与追求,没有充分认识到学校与家里不一样。存在决定意识,在他的心目中,“存在”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北方的家庭生活过渡到了南方高校的集体生活。然而“意识”没有改变,仍然把学校当作家庭来看,他的意识没有改变,认知没有改变,所以一下子很难或者根本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的存在”状况,所以意识领域迫使他产生一种逃跑的心理需要所以离校出走的行为动机也便产生了,动机变成了行为,在外漂泊了一个多月后返回学校。

  学校领导宣布,某男孩通过心理专家诊断,确有“适应障碍”这个心理问题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康复,决定保留学籍。

  一年后的某天,又传来该同学离校出走的消息,于是学校急忙与家长进行联系家长回电话说该这孩子手机关机,因为卡上有一定数额的钱,不需要与家长进行联系,学校各方面的有关人员向他打手机仍处于关机状态,这时学校要去寻找没有目标,家长急得团团转,学校和老师只好每天三次互相联系。我初步估计,这孩子回家的可能性不大,可能要等到卡上的钱用得差不多,又回到学校的可能性极大。家长和学校的有关方面的领导和老师只是相互联系,互相鼓舞、耐心地等待着又一个奇迹的出现。

  大约10多天过去,获得同学们传来的消息,这个男孩奇迹地又睡在自己的床上了。这时我先到他的寝室轻声地向他问好,他有点不好意思,我说你起床,咱们好久没有见面了,到餐馆里去喝啤酒。(因为咱俩在一起喝过啤酒)这次喝啤酒安排在校外一个最偏僻的小店,其目的是一边喝酒一边谈心。在小店坐定问父母亲知道你回来了没有,他说没有,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于是我用自己的手机向他父母和学校领导汇报他已经回校的消息,在谈话中还亲自让他向他父母和学校领导讲了几句话,让各方面放心。哎呀!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又落地了。

  这次出走的原因还是适应障碍,只不过是由原来的环境适应障碍转移到人际关系适应障碍。当时他的一台电脑是他寝室是最好的,其余的都是一般的,还有他多次邀请同学去吃饭、跳舞,大家也没有去,主动和别人打招呼人家也不理,于是又离校出走了。确实也是这种现象,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学习的紧张,还有就业等压力,使得个体的独立意识越来越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沟通渐渐地减少,一般是要有什么大问题才考虑到与谁去打交道,平常都是各忙各的事情,从客观上也没有太多的空间与时间去进行直接的个人交往,有点感到人情冷漠的感觉。目前由于市场经济渐渐地潜代了计划经济,传说的交往模式也在悄悄地打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模式尚未形成,很多人便产生了人际交往的心理困惑。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窗口,这种社会心理现象也或多或少地波及到了高校。该同学是独生子,潜意识领域“唯我独尊”的思想比较深,认为我的家庭条件优越,什么不比其他同学差,其他同学应该对我“轮轴向心”才是,我总是去主动与其他同学友好,别人不理解,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一时受不了的情况之下,又选择了一条逃避的道路,第二次离校出去。

  学校领导也知道这个孩子确实是在心理康复过程中,再也没有提出对他进行处分或退学的问题,只是期待学校心理咨询指导室尽快给他医治信受创伤的心灵,顺利毕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和团委在这个同学生日这一天,特邀了全寝室的所有成员到饭馆去为他祝贺生日。席间老师辅导员和同学们举杯共贺他的生日美好,祝今后共同携手共进创造良好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该男生也举杯回敬各位老师和同学,大家都会意地笑了,笑得那么的开心,那么的惬意,在开心和惬意的神韵里却浸孕着殷切地期待和深深的祝福。

  14、案例分析

  学校学生工作部部长打来一个电话,说大三某男孩已经有了半个月没有上课了,整天整晚有时候一个人自言自语,有时夜间一个人唱歌,整个宿舍八个人其余七个都纷纷搬出了寝室,他一个人独住。很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要求去帮忙解决一下。我听了电话以后要求他们马上把“人”请到心理咨询室来,对方又传来电话说,这个人谁都叫不动,高度地我行我素,就看心理专家有没有高超的技术,能教他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心理专家没有办法,学校决定用专门轿车把他送回家去,与家长一起商量解决方案。

  这个学生我教过他的课,是一个山东小伙子,直爽豪迈,挺有人情味,他宿舍的门没有锁,也不用锁,房间一片狼藉,废纸、方便面袋子等洒得满屋子便是,有一种难闻的气味。当发现房间角上有一个床上还睡着一个人时,判定就是“他”,于是我亲切地叫了他的名字,他立即把头从被子里探出来,望了我一眼(似乎很长时间没有人向他问候了),我向他问好,问为什么没有去上课,吃饭了没有等,他都作了极简单地相应回答。我要求他立即穿好衣服,到卫生间去清理一下,决定先带他去吃饭。我们没有在学校附近的饭店用餐,而是坐16路公共汽车去市里,找了一个地方吃了点,他胃口可以,能吃平常那么多饭,说明生理方面很正常。吃了饭以后到石峰公园去逛了一番,公园里的人很多,景点也不少,自然就有许多话题可谈,这时他几乎与我谈话的时间是平衡的,不象在学校时问一句后再“哼”一声,我见此很高兴。从他话语中得知本学期生活得很不顺,原来结交的几个朋友不知不觉地远离了他,女朋友也告吹了,自己想不通,所以不想去上课,也不想再见到这些人,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可能好受一些。我又问道在公园里呼吸一些新鲜空气,与心理老师交谈感觉怎么样,他说当然好。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他突然蹲了下来,开始呕吐,很可能是前几天没有吃东西,突然吃了一些饭菜,又有南方餐桌上缺不了的辣椒,开始呕吐起来,我连忙拿出自己早已准备的卫生纸给他抹嘴,又搀扶着他站一站后又坐一坐,坐一坐后又走一走。

  我想:这孩子问题确实有点严重,正好借呕吐之机,送他到医院去一下,征得他的同意马上离开公园叫了一辆的士直奔医院,我当机立断,在市立第一医院找了心理科的胡教授,要求破例让他住院,我马上从工资卡中取出一千元现金很快办好了住院手续。

  到病房后,他就显得极为虚弱,脸色惨白,倒在床上便不多言了,剩下来就是护士输液输氧,他在默默地接受着这一切。

  当他在病床上熟睡之机,用手机迅速与他家人和学校领导联系。我要求学校派出人员对他进行24小时的危机干预,防止他在医院治疗期间逃跑或出现跳楼等不测事件。

  家长来了,学校安排了24小时守护执班的人员。

  医院对该生诊断为精神性抑郁症,家长与医院和学校共同商量只在医院住了七天之后出院,出院后学生会主席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同学们都纷纷发言,某同学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时,没有及时给予精神帮助,表示歉意,学校领导祝贺某同学在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之下终于病愈出院,提出了几点要求与希望,某同学家长在座谈会上代表家庭再三表示感谢,就这样该生又象原来一样活跃在高校校园中。

  这个案例的治愈使学校领导、老师们和同学们深深地感到心理治疗确实威力无比,因此学校领导也加大了对这方面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以上是这个案例以时间为顺序把经过简要地复述了一下,下面就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科学的分析。

  这个案例成功经验应该是当某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及时地给予精神支持是治愈的关键。

  心理指导老师如果把“来访者”(我们不叫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从潜意识是真正接受了你,服了你,就等于接受了施术者的一切“暗示”,然后在暗示中实施一切,这样病症就会自然消除。施术者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应该接受、信任、关心、尊重、热情、进入角色。首先某同学选修过我授教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他明白自己的问题是一种心理问题,这时已超出了一个人能够调节的范畴,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当寝室里的同学们都搬出去住,他几乎“与世隔绝”,没有人向他问寒问暖,没有人去安慰,自己好象就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样,强烈的自尊与极度的孤单更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正在这节骨眼上,闯入他寝室里的“支持者”竟是他的老师,而且正在他处境极为艰难,极为孤独之中出现,既领他去吃饭又陪他上公园,还主动地陪他看病并“自掏腰包”办好了一切手续。这一系列从精神到物质的支持举措也许就是他潜意识中所强烈要得到的一切,老师的一系列支持也许正是他自己设计的要从困境争脱出来的一个转折契机。在日常生活中,两个人有了矛盾,特别是夫妻和亲子关系中,双方都想向前跨出“一小步”,但都想对方先行,自己再“顺水推舟”,这是意识领域里的思维定势,但往往行为方式中谁也不想先向前跨出一步。此时只要有一个中介出现,说上一两句,双方都心平气和了,矛盾消除了。所以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时一个要学会搬梯子并从梯子上向下走几步,另一个也马上从梯子向上走几步,两个人在梯子中间相遇。矛盾消除了问题没有了。某同学因受一些挫折,开始几天不去上课,不去吃饭,其目的是把自己从同学群体中暂时“异化”一下,主要宗旨是引起其他同学注意,向他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他一下,安慰他几句,也许心理困惑就会马上消除。可他一招“失败”了,同学们不但不去响应他,反而搬出去住,留下自己孤零零地在寝室里呆着,空耗时间,心理痛苦极了,无聊极了,想自己起床、吃饭、上课,又找不到一个“借口”,捕捉不到契机。此时此刻,斯情斯景,心理指导老师突然出现正是迎合了他这种意识构想,理解和支持唤醒了他,真正领悟到原来的“异化设计”苦海无边,必须回头是岸,而心理老师只是帮助他领了一次航。

  案例15:

  学校团委介绍一个大一女生来进行心理咨询。该女生从入校起就与男孩子谈情说爱,谈一个 失败一个,每月换一个男朋友。此事在同学中间闹得沸沸扬扬。团委领导和辅导老 师做了多次思想工作均无效,她仍“我行我素”。

  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一进入大学,而且在紧张军训那样的高度体力消耗、生活节律紧 凑的氛围之下,还能挤出时间想牛郎织女之事,确实令人吃惊。我专门暗访了这位同学的“ 左邻右舍”,包括与她玩得好、谈得来的本寝室里的女生,并专门与她的父母通了长途电话 ,又找她谈过几次话,进行了多次心理治疗。最后,她终于“自己解放了自己”,从“我行 我素”的桎梏中走了出来。

  这位女生出身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她出生以后的十几个春秋是在乡下的奶奶 家度过的,待到上初中时父母才把她接到城里来。到城里来以后,她一直与母亲关系不好 ,任凭多方亲友的调解也不奏效。母女之间总找不到那种亲昵的感觉,感情上好像总有一层 隔膜似的。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子女在没有什么特殊外力的作用之下,一般都有“异性父母的心 理情结”。也就是说,男女孩子长大以后,男孩与母亲的感情要深一点、亲情厚笃一些,谈 得来,分歧少,无论什么大事小事,共性多一些,显得融洽和谐;女孩则与父亲的心理 距离近一 点,女孩把父亲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依赖对象和“保护神”,甚至是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不管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父亲娓娓道来。如果是单亲家庭或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合成 的新家庭中,则子女愿意与亲生父亲或母亲进行感情交流和商谈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个女孩还有一个比她大三岁的亲姐姐,很可能是当时计划生育的原因,父母才被迫把 她送往乡下寄养。回到父母身边以后,她的唯一精神寄托是她的父亲,这是她心理动力的真 正来源,可惜父亲的科研任务很重,平常又很少有闲功夫去料理女孩子独有的“秘密心理” ,更为麻烦的是家庭中剩余不多的“空隙父爱”还要与姐姐分享。在她心目中,如何在家庭 这块领地上去与姐姐争夺“父爱”,是她最关切的“头等大事”。

  家庭中的战场随着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而“休战”,取而代之的是她把家庭中的“硝烟” 悄悄地移植到了高校校园。在家里,她拼命地与亲姐姐争夺父爱;在校园中,她却转移目标 ,与其他女生一样,去粉饰打扮、乔装自己而获得男同学的尊重、关心、帮助与体贴。她所 选择的方法是瞄准班上或 校园中已很外显的一对恋人,自己舍得花时间、精力甚至昂贵的经济代价,心甘情愿、不厌 其烦地充当“第三者”。自己给自己一个思维定势,“一定要拆散他们”,并对那个特定的 男 同学寄予无限的幻想,拼命地击退女方,抢夺男方,直到把男方“抢”到手,心中便有一 种成功的喜悦,并陶醉在胜利的爱河中。过不了几天,男方身上的光环“不见”了。在 这种情形下,她又去追求新的“猎物”。其方法基本上是原来的重复。

  可以从心理分析学的角度上找原因。这位女生从小离开父母到奶奶家寄养,自然缺少一 种 家庭亲情,奶奶的隔代亲情不管多么浓烈、“伟大”、无微不至,始终不能代替父母之间的 那种“亲子效应”。该女生在父母那里享受不到那种真正的“天伦之乐”,体会不出那种亲 情滋味,甚至从小就缺乏一种安全意识。看到别的小同伴有父母的爱,她觉得自己像一个 “孤儿”,心理有一种失落感。这样的心境能够催她早熟,提早成人化,女孩本来特有的 温柔、体贴、腼腆、害羞、内隐的先天特质销声匿迹。她自己认为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靠 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竞争,甚至是残酷的斗争才能容身立足。这种意识渐渐地转入到 潜意识思维领域而深藏,导致她重新回到父母身边以后,又在潜意识的支配下,拼命地与 姐姐竞争,她与姐姐不是在一起长大的,在潜意识里也自然没有那种姐妹亲情的因子,所以 她排斥、打击、嫉妒姐姐,姐姐成了自己的“劲敌”。很有可能她是妹妹,又是“新来的家 庭成员”,父母和姐姐都百事迁就和放纵她,于是家中的斗争她是“常胜将军”,所以在进 入大学以后,“将军”的锐气不减当年,在“情场”上以甘当“第三者”为自己最大的乐趣 ,并以此来权衡自己的实力。

  这位大学生的心理是一种“病态”心理,必须进行心理治疗。其方法与程序是:

  首先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她认识到从小缺少“亲子之爱”,是导致她目前处境的真正原 因。从 小生活在奶奶身边,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也是父母不得已而为之,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 ,要谅解父母的举动。现在的关键是要在母爱的盘子里自觉地加上感情的砝码,使之基本持平,“内得我心之安,外得人心之平,福即在是矣。”你与父母之爱平衡了,再去自觉地平衡与自己的亲姐姐之间的亲情关系,从此要把与姐姐的竞争意识转化为家庭成员之间的同步 参 与意识,去掉家中的“火药味”。这种状况虽然在客观存在上消除了,因为你“脱离”了家 庭 而进入了高校,关键是自己要从主观上认知。改变这种状况,弥补和修复的方式是 经常向母亲或姐姐打电话、写信告诉她们学校的一些情况,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倾诉自己 的烦恼与苦闷……

  其次要领悟到你在学校谈恋爱不是自己的初衷,也不是目的。你真正的目的是来学习的 ,在这里成人成才,在大学这个“摇篮”里健康成长,学有所能,学有所长,学习好,有成果,今后可以作为找工作的“介绍信”。

  这位女生后来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均把原来潜意识中的竞争意识转化为合理的参 与意识,心态平衡了,位置摆正了,家庭情缘正常了,老师和同学们对她的过去也不议论了。

  这个案例给我们一个启示:年轻的父母们,为了孩子今后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学会很好地处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一定要注重对孩子早期的亲情投入,不要轻易把他们去寄 养,即使因工作或生活等方面的原因,孩子也尽量不要全托,最好是日托,也就是说白天让 小孩进幼儿园,晚上接回来。如果这一点也很难做到,那么星期六、星期日或者“ 五一”、“国庆”、春节等假期,也要把孩子接到自己的身边,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 培养亲情,建立感情 ,使下一代能建立起一种健康的精神人格。

  案例16:

  某男,17岁,午夜突然抽搐、高烧、浑身冒汗,不能言语,急送医院抢救,因患者家住边远 农村,其父母在遥远的海南打工,校方只好向全体师生募捐来解决他的治疗费用。

  笔者很快从多方面获得下列信息:

  第一,患者致病的诱因是家庭经济拮据,父亲供他读书的10000元钱被骗后家徒四壁, 只 好背井离乡去海南,因此他在学校里长期担心、恐惧、紧张,导致他患有严重的焦虑症。

  第二,他还有一个既不现实又很浪漫的想法,在校园内找一个既有钱又有权且家中父 母能够安排他毕业之后留在城里工作的早恋女朋友。于是,他开始实施这个黄粱美梦。有一 个女孩确实家庭条件好,人品佳,且喜欢患者这样高大又有气质、有个性的男孩,还私下许 诺从经济上帮助他渡过难关直至毕业。相处了半年之后,这一“秘密”被女方父母知道了, 女孩的父母令女孩与这个男孩断绝了一切往来,气得他于当天半夜就休克入院了。

  征得医院同意后,笔者为患者进行了心理治疗。首先采用了支持疗法,鼓励他自强自信 ,转告他经各项检查后并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其症状是发现前身体虚弱,现在仍是抢救待查。他最主要的是症状是心理疾病,只要把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找到了,再找到解决的办法,心理障碍可能就会自行消除,很快便会康复出院。这时,学校领导也把全校募捐的四千多元治疗 费送到了病房。强大的心理压力被彻底解除以后,他居然不吸氧,不输液了,还能坐起来与人攀谈。在笔者的安排之下,很多同学都分期分批地去医院看望他、慰问他,与他分手的那个女孩在老师的陪同之下慷慨地拿出50元人民币到医院送给他,并与他谈心,鼓励他早日康 复。就这样,他在医院只住了四天,便高高兴兴地出院了。

  上例休克事件能给我们留下两点思考:

  第一,各大专院校应该开设心理卫生课,要定期向学生讲解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 如何 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有病要去找心理医生请求帮助。有些心理障碍仅一两次心理治疗就可以解决问题。学校要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着的心理困惑,要分期分批地开设心理卫生课,普及心 理常识,定期请心理老师答疑,及时地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把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休克事 件甚至是案件的可能性压缩到最低程度。

  第二,医院要树立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概念,在抢救病人时如果发现不是 器质性问题,就要及时地找心理医生会诊。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可以使病人及早“ 康复”,要放弃有病必须吃药、打针、做手术的定势思维。换一种思维,或许就会有一番 新天地。

  案例17:

  一、只有自己领悟才会真正好起来

  某男生,在进入高校之后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后十名,从此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心理指导老师的帮助之下心态有一些转换,接着,他在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上,当他听完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介绍之后,不禁百感交加,心灵开始产生了振动,找出了自己成绩差是付出的太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自己根本没有耕耘,哪会有收获呢?当听到有些师兄师姐们介绍,有些进入学校时竞比自己成绩还差,现在却名列前茅,其主要原因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之后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代价。从此他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行动,适当地给自己施压。由于学习用功,有所行动,在班上的表现也就自然好了起来,竟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这时他更加严重要求自己,在同学们的监督和帮助之下,成绩跃为中上,班级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综合素质也明显提高。

  在校园文化生活当中,如果自己哪些方面处地弱势地位,只要自己真正领悟了,找出了原因,再制定出攻克的计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顾此失彼,如梦初醒

  心理咨询室来了一女生,低着头,脸上没有笑容,她叙述自己有“文艺细胞”,能歌善舞,由于才华初露长相很好,有好人缘,同学们推举她当了团支部书记,又来又当了校文艺部副部长,还参加了社团部和文学社里的工作,忙碌得不亦乐乎,她们的指导思想是在大学读书,生活应丰富多彩,校园中什么活动都要参加,这样才算是真正过得有意义,有时竟然不去上课也不能缺席校园文化活动。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有限,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考试就有二门功课不及格。根据学校规定,有两门以上不及格的同学取消当干部的资格,不能评奖学金,不能作为入党后选人,课程要重修,否则毕不了业,不能发凭业证,也没有学分,为此来找心理老师咨询。

  该生虽然有一些长处能歌善舞,但这所大学并不是舞蹈学院,也不是戏剧学院,她有自己的专业,专业才是真正的“主力军”而擅长文艺只是她的“偏师”,她开始的动机是“以偏概全”认为文艺方面成功了,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在校园中有很高的“回头率”,在赞誉声中活得愉快自在,也认为她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客观是客观,事实是事实,其结果二门功课不及格,还引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时她才知道“本末倒置”的严重性。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指导老师分析造成这种被动局面的是自己头脑中的“幼稚病”在校园中应该以学为主,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懂得的。对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接着指出只能一科一科地重修迎头赶上,至于取销当班干部资格,也不完全是坏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把自己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原来顾此失彼,吃了亏现在将“颠倒的事物再颠倒”过来,也行,不要只抱住一颗大树不放,也许学业成绩上来了,拿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眼前一定又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会的,肯定会的,因为你有一定的功底。最后这位学生笑着离开了心理咨询室。

  三、酷爱面子,耽心别人说三道四

  某男,大二学生,中学毕业之后留本市上大学,主要原因是自己有点肥胖,怕到学校澡堂去洗澡,怕别人讲他是“肥猪”、“肥猫”之类,所以在本市,就近上大学,洗澡就到家里去了。大二第二个学期,学校组织学生去黄山写生,时间有一个月,此时此刻,心理极为矛盾去黄山,不可能一个月不洗澡,去了在外洗澡又怕人家说长论短,讲自己的坏话,于是找到心理咨询室来,请求老师给予心理指导。

  这个问题说简单又不简单,作为一个有点肥胖的大学生,其本身就有些行为不便,还要背上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怕别人评价自己,这是怀疑之心,不必要的担心,多余的担心。老师告诉他,目前身体有点肥胖的不止你一个,你上课、开会、从家里来上学又从学校回到家里去,有谁盯着你看?有谁又在说你这个那个,这又不是你的缺点,过失,这是一个人生理上的原因,由不得你,跟其他同样一样,有高有矮,有胖有瘦,这是一种自然法则,也有可能是先天遗传的结果。只要自己不去在意这些东西,别人没那么多闲功夫管这些,完全是自己心中的猜疑,如果你去掉了内心深处的“幼稚……”放下了不必要背的包袱,一切都轻松了,写生课大胆地去,洗澡也大胆地去洗,在外在家一个样。回来以后肯定又是一种新体验,又是一种新感觉。

  四、追求明星,与同学闹矛盾

  有一位同学特别崇尚校园文化生活,崇尚香港某一明星,天天哼这明星的曲子,就连书桌、睡床、墙壁上也是这位明星的图片,由于过分地崇拜,与寝室其他同学产生分歧,来到心理咨询室请求解决问题。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信物,中国人把龙、凤作为自己的吉祥物,其他各国各民族都崇尚自己的吉祥物。西方忌讳“十三”(thirteen)这个数字,据说美国有些高楼到十二层上去就是十四层,宾馆房间也没有“十三”号,就连学校学生的学号也没有“十三”这个号码。但是蒙古族人民就非常崇高“十三”这个数,认为是上帝赐给的吉祥数字,一个难得的数字。我在内蒙成吉思汗陵园看到成吉成汗出征时的猎猎军旗就十三杆,连连打胜仗,其疆域横跨欧、亚两州、,成为世界上最大地盘的蒙古帝国。这个学生崇尚某明星这有个人的自由,只不过是时时哼这个明星的曲子,处处张贴图片,不能与其他同学引起共呜,有点反感,这也自然和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叮嘱这位同学哼曲子时不要在大家面前哼就是,可以独个到操场上或其他地方去体味,还有把床上、桌上、墙上的图片收藏起来放到她的日记本里,放在的箱子里,甚至可以缩小放进钱包里,还可以精制起来串在钥匙上,时时带在身边,这样既尊重了自己的选择,不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情感,这样就解决问题了。一个人有相信宗教的自由,也有不相信宗教的自由。有崇尚明星的自由,也有不崇尚明星的自由,有崇高这个人的自由,也有不崇尚那个人的自由,大学生正在完成由青年向成年人转化的过程,也即将要完成由学校向生会转化的过程。

  案例18:

  王某是高职学院一年级新生,曾是某市重点中学的高才生,自从迷上“反恐精 英”后成绩一落千丈,复读三年才考进大学。进大学后仍然不爱读书,还是喜欢玩网 络游戏,且把游戏规则搬到生活中。没有钱了,遇上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会开口借钱,由于 同 学都知道他借钱是“老虎借猪”,所以都不愿意理他,可他借钱不着就动手打人,开始还只 是用 拳头,后来开始用刀子,而每一次伤害都由于有父母的“不能眼看孩子坐牢”而摆平,他更 加肆无忌惮,直到有一次,他砍了同班同学十几刀……

  分析:在这个悲剧背后,有一只魔手——暴力游戏。在咨询中,他多次 提 到:“在游戏中,你穿行于阴暗的巷道里,可以用刀、用手雷、用匕首,用一切办法杀死对 手,保住自己的性命。”“大家都喜欢那种紧张刺激,到后来,有的同学已经觉得仅仅把对 手杀死不过瘾,一定要用枪打对手的头,看着脑浆迸出才叫爽。”

  这应该引起所有大学生的警惕,因为暴力游戏的行为方式,会让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 形成一种相应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示范。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逐步习惯于用暴力解决人际关 系矛盾和冲突,从而失去道德和法制控制。

  案例19:

  大学生林暗恋一个女生很久了,当他终于鼓起勇气向对方示爱时,对方却说:“等你个子长高一些再说吧。”林觉得自己被打击得一无是处,心情郁郁寡欢,开始上网,很快沉 迷于网络中,从开始的每天一两个小时发展到后来的没日没夜,不仅逃课,就连吃饭睡觉都 变成了负 担似的,身体垮了不说,更糟糕的是人格发生了改变,生活懒散,不搭理老师和同学,成绩 单上“红灯”挂了几个,可他说:“我不后悔,你不知道我在网上可是‘大虾’级的?网上 的MM没有瞧不起我的!”

  分析:林的故事说明他缺乏处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关系的能力。他在现 实生活中受挫,到虚拟世界中去寻求平衡,本也无可厚非,可是他用虚拟世界完全取代现实 世界,换来的只能是短暂的自我安慰,得到的将会是更多的挫折。

  案例20:

  “我们是在聊天室里认识的。他的名字让我很疑惑,‘花心男孩’,对于我这个刚刚熟悉 网络的女孩来说,它是那么的特别,那么的吸引我的注意。我和其他女孩子一样,拥有幻想 、 梦想,把网络想象成是自己的另一个家,它能给我爱的慰藉,能让我空虚已久的心灵变得再 次 具有生命力。因此我也同其他女孩一样,对这种爱情的追求方式充满期待和满意的结果。照 以 往的时间,我们应该在这里相遇的,讲着如同爱意般的故事,拥有甜蜜,但他怎么没有来 呢?我好害怕,害怕这种感觉就这样消失在茫茫的网络世界里,时间似乎已经说明了结果, 我的爱情将不再回来,梦回到了开始的地方……我却依然视网络如生命。 ”

  分析:网恋的脆弱在于双方认识的浅薄,即没有任何安全感的屏障。正常 的异性交往都是要有一个特定的背景环境,如同事、同学、他人介绍或至少是某种连带关 系。即便是陌生男女的一见钟情,也是要两人“见”才行。这个见,就是最基础的现实接触 ,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眼见为实,会有起码的现实感觉。网恋没有,连见都见不到,就凭 借一堆计算机代码去爱,好像在没有任何建筑框架的空间里,闭着眼睛去盖房子。这房子能 结实吗?能不塌吗?

  案例21:

  一名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有抱负、有成就 、成功而非凡的人,在大学要为我将来的成就奠定基础,我的理想自我是一个优秀大学生。 可在现实中,我却发现自己意志薄弱、缺乏奋斗精神,而且比较懒散,约束不住自己。当我 第 一次为上网逃课时,我对自己说:仅这一次。但每次的决心都在网络巨大的诱惑

  面前败下阵来。我觉得现实自我距离理想自我越来越遥远,甚至有时都不敢正视自己了。”

  

  分析:现实中,这样的大学生为数不少。一是因为网络具有无限意境, 对大学生和每一个接触网络的人,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而大学生由于意志品质还在成长 、完善的过程中,心理的脆弱无法拒绝网络的魔力。另外,某些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导致自卑或其他心理问题发生时,为了逃避现实社会而采取一些不良行为。该生正是诸多 问题的集结者。

  网络事实上已把大学生推到了后现代道德的中心——绝对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虚 无主义。网络时代自我意识的分裂、信仰的危机、意志的衰竭,已经成为了当今大学生不可忽视的问题。

  案例22:

  松下——不言放弃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年轻时家庭生活贫困,常为找工作而奔波。有一次 ,瘦弱矮小的松下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负责人看到松下衣着肮脏,觉得很不理想,但又 不想直说,于是找了一个理由说:“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您一个月以后再来看看吧。”这 本 来是托词,但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来了,那位负责人又推脱说此刻有事,过几天再说 。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多次,这位负责人干脆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你这样脏 兮 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回去借了一些钱,买了一套整齐的衣服穿上又返回 来。这位负责人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便告诉松下:“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 ,我们不能接受你。”两个月后,松下再次来到这家工厂,说:“我已经学了不少有关 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些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一项来弥补。”

  这位人事主管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一行几十年了,头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 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结果松下的毅力打动了这位主管,终于答应松下进那 家工厂上班。后来,松下以顽强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非凡的人物。

  

  分析:在成功者的眼里,失败不过是暂时的挫折,它说明你还存在某种不 足和欠缺。找到它,补上这个缺口,你就增长了一些经验、能力和智慧,也就会离成功越来 越近。失败者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缺乏一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对该新闻评论,请马上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