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无当不如小而有用

发布时间:2012-09-18 16:05:42    来源:网络   浏览:(181)

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没有大小和好坏之分,一个人智量大,见地高,境界应用高,就能把一个不相干的小事情用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不相干的方法可以使他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如果智量境界应用的见地不够,即使再了不起、再高明的东西,到了他手里也会没有用。

  经典回放

  选自《庄子·逍遥游》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它。我不是嫌它大,因为确实无用,就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物啊!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个外地人听说了,想用一百金买他的药方。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次就能靠药方赚到百金,请大家同意我卖掉它!’这个客人拿着药方去游说吴王。正逢越国挑起战事,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军水战,并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一个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的大葫芦,何不挖空了当船而浮游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狭窄了!"

  大师释疑

  惠子:即惠施,宋人,战国思想家,曾任魏国宰相。

  瓠:葫芦。

  呺然:虚大的样子。  
  掊:击破。

  龟:同"皲",皮肤因受冻而裂。

  洴澼:漂洗。  
  絖:细棉絮。  

  鬻:卖,售。

  虑:通"摅",挖空。

  大樽: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缚在身上。

  有蓬之心:"蓬"即蓬蒿,茎短而曲。此喻见解迂曲狭隘。

  学道一得:特定的环境需要适配的条件

  庄子跟惠子是朋友,一个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一个名家的代表人物。所谓名家,据南怀瑾大师说:"这个’名’就是逻辑,所谓’名理’,表示名称、思想和观念的意思,任何一个思想、名称和观念,都要合乎条理才行,即后世西方的逻辑学。"

  惠子大概就是庄子所谓"德合一君"这一类人,他曾出任魏国宰相十二年,后因受到排挤而离职。庄子与惠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庄子主张"外天下"、"外物"、"外生"(《庄子·大宗师》),走的是出世道路;惠子则以"天下"为事,"逐万物而不反",执"有情"而"泛爱万物",走的是入世道路。

  惠子的学说在当时为"显学",学习者众。可是由于他的著作全部失落,就没有流传下来。仅仅在《庄子》及其他一些学派的著作中零星引录了他的一些观点。庄子的学说在当时是"冷门",曲高而和寡,后世倒是对他的学说引起了相当重视。

  由于庄子和惠子的学说不同,所以经常发生争论。但争论并不影响双方的友谊。惠子死后,庄子慨叹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可见惠子是庄子一生惟一的知己。

  本节选录的"大瓠之辩",就是庄子与惠子的一次重要争论。惠子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认为大葫芦无用,隐喻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庄子却从另一个角度,论证大葫芦不是无用,而是惠子不善于使用,还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庄子的观点其实包含了一些逻辑错误,却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第一个逻辑错误只是小毛病,惠子所说的大葫芦,而且他说明了这个葫芦"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质地是很脆弱的,容易破碎。用这么一个玩艺去"浮游江湖",生命安全就有点难以保障了。"泰坦尼克"号称"永不沉没",尚且难免沉没,怎么敢把安全寄托在一个并不结实的葫芦上呢?可能庄子没有乘船旅行过,不知道"江湖风波险",否则这样的主意想都不敢想。其次,带着一个五石大的葫芦旅行,好像也不太方便。所以,庄子的说法恰恰证明大葫芦确实大而无用。还不如用一个小葫芦装几斤酒来得实在。


  但庄子认为惠子"拙于用大"的观点并不错。比方说,这个葫芦竟然有五石大,是世上难得的一个稀罕物,摆在那里让人参观,肯定观者如堵。这样的用途庄子不是想不到,但肯定不好意思说,因为惠子原本就认为他的学说只能看,不能用。正因为观点没错,只是引证错误,所以说是个小毛病。

  第二个逻辑错误就比较大了。那个外地人买到药方,去游说吴王,当了将军,立了战功,封了侯,好像很合乎逻辑。但其中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外地人凭什么受到吴卫信任?难道仅凭药方吗?假如吴王仅仅对药方感兴趣,花万金买下来就是了,怎么会任命他为将军,把战争成败和士兵们的生命交在他手里呢?很显然,外地人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口才、见识和用兵才能而获得重视。他为什么能打胜仗?主要靠自己的指挥才能和将士们的勇敢精神,而不是药方。试想,武器尚且不能成为战争的决定因素,何况一个药方呢?想当年,我志愿军在朝鲜与强大的美军作战,缺衣少食,在冰天雪地里,艰苦作战,靠的是什么?还不是将士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精神吗?所以,庄子所谓凭药方获得封赏的观点,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在生活中,这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比较多见,有些人习惯于以点论人,以点论事,得出的结论无疑是片面的,只能说是偏见。

  那么,在大葫芦的问题上,到底是惠子的观点正确,还是庄子的观点正确呢?其实都无所谓正确或错误。因为他们没有就这个问题设定前提条件:在什么情况下用?一般而言,凡物必有其用。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东西有用,有些东西无用。好比将一个大车轮胎安在小车上,肯定没有用。如果不设定条件,就无法作结论。

  但两人的观点对我们很有启示意义。庄子观点,可以帮我们肯定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才。不少人对自己到底有没有用,是不是个人才产生过怀疑,比如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曾有过这种怀疑。那么庄子的观点帮忙作出了肯定回答:绝对有用。惠子的观点则提醒我们,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无论从某项工作,还是做某件事情,都需要跟这项工作、这件事情要求的条件相适配,大而无当,不如小而有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