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之德乃无为之境也

发布时间:2012-09-16 20:46:54    来源:网络   浏览:(156)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能使所有小河、溪流归附,成为它们君主的原因,就在于它善于将自己处在它们的下面,所以就能成为水族领袖。也就是说,英明的君主想要统御万民,一定要注意保持谦下。想要走在民众的前面去领导,必须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民众的后面。只有这样的领导处于上位,民众不会觉得压抑,不会认为是沉重的负担;他们在前面领导,民众不会担心自己的前途、利益受到损害。这样的统治者才会赢得民众全心全意地拥戴。不正是因为他始终不与别人争夺吗?所以天下就没人争得过他。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和“百谷”都是“水”这一族的,“百谷”汇流入“江海”,就是一种非常形象的“归附”,就象人间的老百姓归附有德的君王一样。前面第八章里就已经盛赞过“水德”——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其实就是“不争”和“处下”。

“无为”中的“不争”其实只是不去争夺世俗的功名利禄等等世人都想要的东西,不去逃避那些人人厌恶的卑贱低微、挫折磨难,而不是彻底地放任自己。“不争”的目的是为了“利万物”——也包括利自己。正是因为“不争”,所以只能“处下”,因为“上”是人人都想“争”的。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这一段话就是谈人事了,其实说不仅仅是政治,所有的人际交往都是这样的:如果你想“上”和“先”,必须先把“上”和“先”奉献给别人,自己先去主动地接受“下”和“后”。

企业、商家如果希望能事业做大,当然应该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顾客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益处,才会支持你把事业做大。“顾客是上帝”,这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落实到每一个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环节里去的。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很多人都不懂。欺诈的行为能够得逞于一时一地,而且欺诈的结果也必然是被人欺诈,这是符合因果律的。只有坚持诚信,坚持以顾客的需要为目标,而不仅仅是看着眼前的利益,才能赢得顾客长久的支持和信赖,诚信的结果也必然是得到别人的诚信相待,这也是符合因果律的。

人和人的交往也一样,友谊和爱情最基础的都是信任。信任是怎么来的呢?信任来自于长期的积累,这种积累的本质就是对方至少把你的利益看得和他的利益同等重要甚至比他的利益更重要——这就是互相以对方为“上”和“先”,而主动地把“下”和“后”留给了自己,这样最终赢得的也就是对方把你看做“上”和“先”。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推广来说,作为统治者对待老百姓当然也应该这样。老百姓相对统治阶层来说是弱势群体,因此“大者宜为下”,统治者应该主动“处下”;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老百姓的赋予,应该为老百姓服务,所以也要“处下”。

统治者的“处下”和“处后”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与老百姓“争利”。他在上面目的是为了老百姓过更好的日子;他在前面是为了引导老百姓去更好的地方。他不会高高在上的压迫老百姓;也不会把老百姓引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他完全遵循“道”这个宇宙根本法的,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所有人共有的那个“大利”——自利也利他,既有短期效益也有长远利益。这才是有“道”的统治者应该持有的行为。当然,这样的统治者或者说领导人在上位,才能获得老百姓毫无保留的拥戴,因为他代表的是老百姓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是对“不争之德”最精华的描述。通过“不争”而到达了天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和他“争”的地步。你“不争”所以就没有人会来和你“争”;你不在世俗利益上“争”就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你不向外去“争”就会在内获得完美的心灵修养。

“不争”是最符合“道”的“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