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心理思想中的感应观念(三)

发布时间:2012-09-01 16:57:18    来源:华人心理网    浏览:(229)

  3 感应的心理思想

  3.1 感应观念对人心的理解

  3.1.1 对人心的理解须与工夫相配合

  中国古代思想认为:人心有某种本然的状态,此本然状态虽然在人生最初阶段已有端倪,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丧失,所以必须经过修养工夫,才能恢复。儒家的“不失其赤子之心”,道家的“以心复心”,佛家的“复性”,都是返回初始状态的努力。心的本然状态称为“本体”,既然未经修养的心还不是心的本然状态,那么没有工夫作依据而抽象地讨论心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说:“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本体不离工夫,实践先于理论,是中国古代心理思想一大特点。

  对于人心的看法,儒家与道家有着不同的取向,但都是围绕着感应展开的。虽然感应常表现为连续的过程:对对方来感者所作出的“应”,同时又是唤起对方回应的“感”,二者很难截然分开,但感较主动而应较被动。正是在二者的畸轻畸重之间,儒家与道家对人心的理解及相应的工夫都有分歧。总的说来,道家重应而儒家重感。

  3.1.2 道家对人心的理解及有关修养工夫

  道家认为,人心的本然状态像镜子一样是虚灵的,随感而应为不得已之事。如何对来感者作出“恰好的”回应,是道家所关心的问题。物来则照,物去则空,只对来感者作出单纯的回应,而没有夹杂、存藏,才能保持心的本来状态。一般人的心,或事物未至,而心已有所期待,欲凭借心智将事物纳入一己的预谋之中,此之谓“迎”、“故智”;或来感者在前而心却别有期求,欲利用此为手段,以得彼,此之谓“机心”;或事物已过,而心却停留在上面,并且以为将来也必然如过去一般,此之谓“将”、“成心”。凡此种种,都是人心不自然、不必要的杂念。心总是先入为主,旧知常带有选择性,只接纳与之相符而排斥与之相左者。心积存的知越多,成见就越深,认知结构也就越来越趋于刚性而缺少变通。与此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是静心、虚心、刳心的工夫,洗去心知的心纯粹是“虚而待物”的“气”,不以观念文字符号为媒介而直接与事物相遇,此之谓“以神遇”、“以无知知”,相当于一种直觉之知。气是中国心理思想所特有的概念,西方心理学中没有与之相对应者。气不是思辨性的概念,而是对气功修炼所获真实体验的描述。道家非常重视气的修炼,庄子的“真人之息以踵”,老子的“专气致柔”,都是沿着经络调息炼气。现代学者已发现气与红外线、静电、磁场、生物光有关;在调息达到精练程度的气功师身上,特别是沿着经络的主要经穴上,可以检验出寻常人所没有的强力能量;气功师发功时的脑波类似于癫痫病患者的脑波。可见,气功修炼能达到“变性意识状态”。道家对意识状态的调整工夫大约相当于形态发生场理论的“调谐”,由此获得对事物直觉性的知则相当于“形态共振”。

  3.1.3 儒家对人心的理解及有关修养工夫

  与道家虚灵的人心观不同,儒家认为人心是有方向、有内容的,此方向及内容即为性情。与此相对应,儒家眼中的世界是一个万物以情相感的有情世界,而不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冰冷世界。道家只把人心的感应视为自然过程,与各种生命所具有的感应能力没有区别;而儒家则认为人有比其他生命更灵敏、更广泛的感应能力。人与禽兽都有趋利避害、求食求色的生物本能,人的相当一部分感应都因此而起,行为主义、机能主义都以这类感应为主题。但人心的感应还有超出个体生命之上者:见父知孝、见孺子入井而有恻隐、乃至不忍牛之觳觫、不忍器物之毁坏,都是人有更灵敏、更广泛感应能力的明证,这种能力正是人自别于禽兽的价值所在,心也因此被称为“人心”,人性也因此被认为趋向于善。人心这种较大的感应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所以也被称为“良知”、“良能”、“本心”。虽然人心人性自然向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常看到麻木、冷漠、残忍而不是同情、恻隐。这说明,本有的善心并不可恃,它们极容易被摧残得如牛山之濯濯,须经历必要的人文洗练才能充分实现。相应的修养方法是:自觉主动地与事物相感应,心所感者越多,感情就越丰富,感觉也更敏锐,感应能力也因之更强。与道家相比,儒家更重视感应中的情感成分。自感上说,儒家认为情义最能打动对方,在人际关系中主张先“反求诸己”,做到诚意恻怛,以感动对方作出响应;自应上说,儒家认为人对来感者必作出某种情感上的的回应,问题不在于动不动情感,而在于情感的回应是否与来感者相称,使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不违中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