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生价值观与心理教育

发布时间:2012-09-01 16:53:36    来源:来自网络   浏览:(184)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我国近二十来年的改革变化,无疑使我们体验到,改革确实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我们沉浸在物欲满足后的愉快与享受的同时, 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之中的功利主义也在逐步膨胀。以至使不少的人,在不段满足自己欲望的过程中,在不断改造物质环境的过程中,却忽略了对精神自我的升华和修炼,以致于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 其内心原有的那份和谐与安祥却没有了。追求满足个人物质欲望的意识恶性膨胀。这种惟欲是愿、浮躁、期望值过高的心态,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 "理所当然"的自我优越感。面对已有的幸福,熟视无睹,视它为理所当然, 甚至忽略或不再认为它相对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随之而来的个人的焦虑、不安、烦躁等心理问题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薄、缺乏同情心、友爱丧失等人际之间的‘灰色’现象。

  当我们在追求西方物质文明过程中每出现一个弊端,都让我们怀恋起,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明的可贵。面对古人的克己、仁爱、淡泊、清心等人生价值观念, 会反衬出我们今天的极端功利主义对人们心灵的束缚。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使人们的心灵变成了物质欲望的"黑洞 "。这个永远填不满的"黑洞"是个无底之壑,它不仅可以污染社会人群,腐蚀一个国家,而且也破坏了人类心灵的安祥与和谐。使人心浮气躁,愤恨不平,烦恼痛苦,心灰意冷等等。

  当我们再次渴望追求,人类心灵中那份安祥与和谐之美的时侯。 对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念与人生心态的研究学习就变的更为重要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弘扬, 将有助于我们在追求现代人生价值以及在满足人生欲望的过程中,保持心理上的和谐。 从而达到更充分的热爱人生,享受人生。也就是说,即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

  (一) 毋必的人生准则

  最早提出"毋必"这一人格准则的是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 子罕》即是说一个人不要依个人的主观推测,不要认为事情必定怎么样,不要自以为是, 动不动便我如何如何。这种对个人意志的节制,约束不但有助于人们主动的存心、养性,而且使人们的心理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保持安定与和谐的状态。"毋我"的境界是让人们在受到挫折责难时侯,不要坚持不放,能主动的自我调解,使心理保持平衡。"毋必" 的思想是让人通过自我的心理调整,来主动的适应社会生活。这种思想用现代语言来说,便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儒家所倡导的要限制人的自在的东西,或者说他告诉人们对自在的需要(物欲,情欲、意欲和知欲)的限制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尊重客观世界的条件下)个人之职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之命也。"《孟子.尽心》

  "夫乐有适,心亦有适。人之情,欲寿而恶夭,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辱,欲逸而恶劳。四欲得,四恶除,则心适矣。四欲之得在于胜理,胜理以治身,则生全矣,生全则寿长矣。"《吕氏春秋.适音》

  我们在理解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念中的“寡欲”思想时,应理解为对个人欲望的一种理性限制,而不是对个人欲望的一种否定。自我的真正价值和自由就是学会顺应它,适应它,改造它,更多的利用它为自己,同时也为社会服务。以使自身在社会生活中始终能保持心理合谐。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乐论》

  用理性的方法来治理人们的欲望,使人在享乐人生的同时不出麻烦。如果人只之追求欲望的满足而忽略了限制它,则使人困惑而不能快乐。

  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

  儒家的思想是让人们自觉地去遵从和实践仁和礼。仁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曰:“仁者爱人”。礼是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礼,谓制度品节也。”他们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作为个人的价值观念去追求。在“克己复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内在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这应该说对人的社会生活是积极的,有益的。

  儒家思想是以礼义适应社会,适应自然。这是自我价值在最高层次上的统一。 儒家给人的规范是让人修身,养性以达仁人。在尊从社会的“礼”中实现自我价值。在自我价值的形态中,自我并没有丧失,而是把它社会化了。这种社会化了的自我价值,使人们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智能的施用个人潜力,利用环境,这种施用与利用最善于发挥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因素从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他更强调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伊壁鸠鲁说:“不产生欲望的,同产生欲望而得到实现的,都可算快乐。” 而在儒家的人生价值中,即不是对欲望的否定,也更不是完全屈从于欲望的功利主义。而是在接受人生欲望这个客观事实的条件下,通过对客体的改造,创造新生,发挥内在能量,自我实现为乐趣。在人生价值的自我中既包含着个人成就的成分,也包含着社会价值的成分。其形态作为现实自我的超越,升华,是通过客体世界改造完成的。

  这样,自我价值就包含了现实自我价值的全部能量,同时又与客体世界保持协调, 实现儒家人生价值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在这里自我并没有丧失,而是把主体的“人”与客体的“天” 高度的统一起来,“以哲人的态度接受他的自我,接受人生,接受众多的社会生活, 接受自然和客观现实,”《马思洛:人的潜能与价值》在儒家的现实生活中,冲突、挫折和威胁都得到了解决。他们觉得“天”和“人”表面上不可调和的斗争,不在是斗争,而是快乐的合作。儒家的人生价值系统与现代社会的心理卫生标准相比有着更加彻底的个人化,有着对人类社会的更深刻的认同。

  他们在实现人生中,不但看重自己价值,而且也重视别人的生命和成长。 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性的社会化啊! 它必将引导着人们成为更完善的人。“创造一个尊敬,赞美一切人性的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

  身心和谐

  身和心分开来说。一方是指形体,由此而派生出欲、利等需求;另一方是指精神, 由此派生出礼、义等需求。身与心二者的关系,儒家在理论上强调其统一性,而且在实践上尽力追求其完整性。

  "欲只是有进气无退气,理只是有退气无进气。善学者审于进退之间而已""故学者养心先要个知分,知分者心常宁,欲常得。所欲得自足,以安身利用。"《吕坤:呻吟语》

  儒家所追求身心和谐的特点是;人们通过自我完善而达到身心和谐。这种身心和谐,是物与心、灵与肉、形与神和欲与义多方面的满足。属于身一方面的满足,只有通过劳动,通过向自然界和社会的进取才能得到。而人的劳动能力,自然界和社会所能给予某个人的东西又是有限的。这样一无限的欲和一个有限的礼就产生了心理矛盾。儒家是用"礼"通过自我内省来化解矛盾,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好的途径。"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于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 给人以求,使欲不穷乎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 人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追求身心和谐。使社会上每一人无论他是贵贱、长幼、贫富等,在社会生活中都有恰当的地位。都能从自身的条件出发达到心理平衡,都享受各自拥有的幸福、快乐、人格与尊严。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 乐其欲。”

  这幅安居乐业,心满意足的和谐状态。正事我们现今天所希望得到的。 中国古人的修身教育也是从内制约人心,使人自觉抑制自己的行为,克制个人欲念为手段, 以求得内心的平静与安稳。不是不无道理的。

  对个人欲望的理解是,“学者养心先要个知分,知分者心常宁,欲常得。所欲得者自足, 以安身利用”。儒家所追求的身心和谐是使欲望的发泄与控制的辨证统一,这种最完善的心身和谐,使人的内心会得到一种满足,即有心理的自豪感,自信感,又有生理上的快乐感。所以说, 儒家的这一思想具有它的合理性。

  现代人本主义代表马思洛也认为"。......无节制的纵欲和满足也有它自己的危险后果.......需要控制、延迟、限制、放弃自己的要求,以及忍受挫折和自律。只有对自律的人和负责的人,我们才可以说说:按照你的意愿干吧!很可能这样是完全正确的。"《马思洛: 人的潜能与价值》

  "人性生而好利多恶好声色,顺是则生争夺贼淫乱,故必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

  可见儒家所追求的身心和谐。不只是对人性本能欲望的压抑、否定求得心理上的平衡。而是借助于伦理道德观念“礼”、启发自觉,通过求知、修身、 养性使身与心在价值自我最高层次(人格的深度)上的的统一───社会化了的自我。人们在服从社会礼仪的条件下, 在自身的实践中求得心与身的和谐。

  儒家的存心、养性的思想,是一个整体的价值目标,它包括天人和谐, 人际和谐和心身和谐等。这些和谐的观念之所以深深的嵌入中国古人内心深处。除说了社会安定, 秩序稳固的要求外,另一个要素就是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谐是古人追求的最高人生价值。作为实践,是以个人道德修养为途径的。个人的存心、养性总是和个人的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就象“中庸”所说“君子不可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所以,儒家的存心、养性思想,大多是和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的。对善与美的追求, 要有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也要有人的清心、节欲,与天同享人生体验,而道德的完善是以养性为基础。

  综上所述:儒家道德修养中的养性思想有它糟粕的一面,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 其中许多是值得我们当前心理卫生教育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