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发布时间:2012-09-01 15:42:54    来源:   浏览:(171)

——贺吾师八十大寿


一、心灵问题


      如果问三十年前中国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案一定是温饱问题、物质问题。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当穿衣吃饭已经解决、节衣缩食已被淡忘、人们日益富裕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这一新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人们在物质丰富的同时精神却非常匮乏。很多中国人每天拿着高薪、住着洋房、开着汽车,心里却不快乐、没有满足感与幸福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出现了步调不一致。物质好像人的左腿,精神好像人的右腿,左腿每迈一步,右腿也迈一步,才能带动身体向前走。现在物质迈了一大步,精神却没有跟上,人就要摔跟头。


      社会竞争的加剧是人们精神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今天的世界虽然足以让每个人丰衣足食,但是人们面临的压力也空前大了。激烈的市场竞争、疯快的生活节奏、迅速更新的信息使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每天高速运转,许多人为了生存身心俱疲。欲望的无限膨胀是人们精神心理问题的内在原因。当今社会的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每时每刻都在刺激人们的欲望,使得人们欲壑难填,永远没有知足感幸福感。内外双重作用下,家庭、婚姻、情感、信仰问题异常凸显,焦虑、不安、困惑、迷失纠缠着人们的灵魂,精神瘟疫像一场大雪笼罩了整个世界。人们的心灵出问题了。人们呼唤心灵导师。


二、心灵导师


      吾师琦苹陈公就是一位医治人类心灵恶疾的导师。吾师生于长江之畔山城重庆,若逢太平盛世、政通人合,人生画卷许是别类风景。惜值民族危难、国家动荡之际,幼既丧亡双亲、孤苦无依,长又颠沛流离、两岸相隔。但老师一生学而时习,从生活酿造智慧,用智慧指导生活,老来如入桃花渊、其乐陶陶,岂不幸哉!姑就老师的学问,稍作梳理,以益吾辈。


      一、智慧之学。老师学问的核心在生活的智慧。人们都在生活,但有多少懂得生活的智慧。只有智慧的人才会保护自己,才能趋吉避凶,才知道荣辱进退,才能与人和谐、人己共乐。智慧从哪里来?老师的答案是从生活中学。 “学”是老师一生的写照。老师少年时即刻苦自学,从军时又博览群书,退休后则专攻《论语》。这是向书本学。同是越国功臣,为什么文种惨死范蠡保身?老师向历史学。怎样做人才让别人喜欢、尊重与佩服?老师向生活学。把从书本、历史与生活中学到的智慧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就会活得潇洒自在。老师历经坎坷,不但没有被生活摧折,反而从磨难中崛起,终于取得了让自己欣慰的成就,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从生活汲取智慧,用智慧指导生活。


      智慧之于生活,犹如指南针之于远航船。远航船离开指南针会在大海中迷失方向。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只会在生活中乱撞,难免会碰得头破血流。拥有智慧的人,才能找到通向快乐的门户。孔子是这样的智者,老师亦是这样的智者。《论语·学而》首章突出“乐”字,证明夫子的生活已然离苦得乐。老师集一生所学所历,终在晚年彻悟孔学真谛,人生境界日斟化镜。老师提出《论语》是一本生活的书,孔子的智慧即生活的智慧。把孔子思想运用于生活,把《论语》还原到生活中,让孔子的每一句话都在生活中得到妙用,这是老师思想的过人之处。


      以往的学者把学术与生活分成两截,学术是学术,生活是生活。研究了多年的东西不能为己所用,不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矛盾与困惑,不能让自己身心受益。老师强调孔子思想是学问而不是学术,学问是要用的,用不上的不是学问。老师的学问是“行”出来的。“行”就是说到做到,就是解决问题,就是用智慧化解内心冲突,就是时常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老师“行”的哲学深深契入了孔子思想,使我辈受益无穷。


      二、修己之学。《论语·宪问》载: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学是为己之学。为己首先要修己,修己才能真为己。修己就是修心,就是时刻关照自己,就是化解内心情、欲和理性的冲突。老师常说,人们的灵魂由欲望、情感和理性三部分构成。三部分的作用与《西游记》里的三个人物相对应。猪八戒是欲望,财色食睡样样具全。孙悟空是情感,高涨时最能降夭除怪,低落时赌气跑回花果山。唐僧是理性,不管色诱利惑,一句阿弥陀佛。欲望和情感是野马,理性是套马的缰绳。野马离开理性的羁绊,就会任性驰骋。所以绳子要常把野马拉回来。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三人互相配合,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一个人的欲望、情感和理性相互调和,才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安宁。


    《论语·宪问》又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敬”是修己的态度,是不怨天不尤人,是真诚的对待自己,是全心全意提升自己。一个人做到“修己以敬”,才能安顿好自己的心灵,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自己活在当下。《论语·卫灵功》载:“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老师一生都在“己”上下功夫,为人处事求诸于己,用智慧化解内心的理欲冲突,把心态调节到可上可下,不依外境而自得其乐。处理好己与己的关系,进一步处理好己与人的关系,达到人己共乐、皆大欢喜,是老师人际交往的准则。


      修己既要修心更需保身。老师特别强调人要学会保护自己。孔子生于春秋乱世,为张己学周游列国,经历多少人间险象,但终于安然返鲁,得享晚年。《论语·述而》载孔子和子路的对话:“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先进》载:“‘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 好谋而成的孔子在晚年传道授业大放异彩,而莽撞的子路却先老师死于卫国内乱,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智慧,会不会保护自己。


       三、安人之学。老师把自己安顿好了,就开始安顿别人。《大学》讲修齐治平,修身为起点,治国平天下是终点。《论语·宪问》讲“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为起点,安人安百姓是终点。没有起点就没有终点。一个人,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就不能为别人解惑;医治不了自己的心病,就医治不了别人的心病;自己精神不富足,就不能让别人精神富足。老师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修己安己,直到完全安顿好自己,完全建立起自信,才开始了传播孔子思想安顿别人的征程。


      安人就是让人心安,就是为人解惑,就是帮助别人安身立命。如前所述,当代社会的弊病之一,就是人们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精神问题却异常突出,普遍的焦虑不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论语·子路》记载孔子治理国家的三步骤:“庶之”即增加人口,“富之”即使百姓富裕,“教之”即教化人民。现在人们富庶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如果用孔子思想自化化他,人们就能够生活得幸福安宁。老师把《论语》通俗化、生活化,让孔子思想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用生活的智慧化解人们生活中的困惑,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既发挥了自身特长又有益于民族国家。故而乐此不疲。


     三、师生之谊


      初识老师是在2003年,孔子故里。当年老师在大学的一场“聪明与智慧”的专题报告,深深吸引了我。但当时的我和其他人一样,只是把孔子思想当成学术来研究,根本不懂孔子思想的活学妙用。所以对于老师的思想,我也只看作一种与众不同的学术观点。直到2007年我的生活发生了转折,迫切需要精神导师,始与老师亲密接触,向老师学智慧学做人,于今三年矣。


      在这三年时间中,老师常常用智慧给予我启迪。对于孔子思想,老师的造诣可谓炉火纯青,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当我对生活困惑迷惘的时候,老师便用智慧开导指引,或者让我心安,或者给我激励,或者使我破疑,或者给我指路。老师智慧之雨的长期滋润,我的心田也逐渐长出智慧的禾苗——虽然还没有壮大。在这三年时间中,老师常常给予我做人的启迪。老师做人的原则是,不希望别人挑出自己的任何瑕疵。修己就是要修到这样。老师不但对自己道德的要求特别高,并且用自己的成功实例来教育我。这就深刻影响了我,使我在德行上不敢放松。在这三年时间中,老师常常给予我经济上的帮助。老师不是亿万富翁,退休工资有限,但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老师舍得花钱。总之,全心全力帮助我“立”起来“达”起来,是吾师陈公的为师之道。这样的老师去哪里找?这样的老师能不让人敬重吗?


四、夕阳未老


       就目前学界的整体而言,对孔子思想的研究还处于比较肤浅的阶段。


       学者们还在纸上谈兵,把孔子思想当成“行而上”的学术,不会用孔子的智慧处理己与己、己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用智慧指导生活。把《论语》应用于生活,让纸上的思想变成活的智慧,用智慧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困惑,这是老师在孔子研究上的重大突破与贡献。可惜老师的思想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学界的主流还在继续做与生活不相干的研究——越研究越远离孔子,越研究越远离生活。今天,有人在高谈阔论,老师却在尽心救人;有人做名利双收的“闻人”,老师却做修己安人的“达人”。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周围的人都汲汲于利禄功名,老师是寂寞的。但老师和孔子为伴,与《论语》为伴,有弟子为伴,既能独乐——“乐”,又能与众乐——“乐”,老师又是最不寂寞的。


      老师一生坚持学习,心态始终是年轻的。八十岁的年龄,十八岁的心理。六十岁一头扎进《论语》中,七十岁出版《我与〈论语〉》,七十八岁出版《了解论语,享受论语》,年近八十写作《论语与生活》,真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八十岁已是人生晚年,但老师一直保持乐观奋进的心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怎不令后生小辈佩服惊叹!作为弟子怎敢不自勉自励 !老师总是给我很多新的期待,老师的日历上没有昨天,只有今天和明天。值此老师八十大寿之际,我想对老师说,您的下一个惊喜我在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