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玉树行(二)

来源:爸妈在线作者:刘志宏发布时间:2012-09-05 11:21:37|浏览:172评论:0
刘志宏走进青海精神卫生中心就震后心理援助进行探讨

——2010年5月17日



       昨晚睡的还好。这里只有暖气,没有空调,晚上醒了一次,有点凉!7点半起床,早餐后8点半我们准时出发去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一进医院,医教科长早已经等后在门口了,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康复病区,这里有生物反馈治疗室、工娱治疗室等。原来的催眠治疗室现在改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室,里面有一张床和几个沙发,墙上有两张心理图片和催眠治疗守则,我们落座后,热情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上茶。片刻,杜欣柏院长进来,一一握手并相互介绍后,向我们介绍了玉树的相关情况。


      目前,他们医院有3个人在上面(指玉树,他们都说上面)参加卫生防疫工作,刚刚电话联系过,工作秩序井然,就是晚上很冷,缺乏燃料。杜院长说,他们的同事晚上在用烧牛粪取暖,他正在联系运一车煤上去,尽管成本很大,来回油钱就要2000元!他们医院在4月17日,就有心理科主任和医教科长随省卫生厅的领导上去了,为相关心理援助的有序开展提供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杜院长向我们介绍了那里的自然情况,玉树的海拔3800米,距西宁800多公里,路还不错,只是要经过5200多米的山峰,几乎上去的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提醒我们一定注意身体,感冒一定不要上去,导致肺水肿是很危险的。两天来,我除了嘴唇和鼻子感到干一点外,身体感觉还不错!


      杜院长介绍,现在震后的主要任务是生活和重建,当然卫生的重点是防疫。因为玉树到8月份以后就开始进入冬季了,很难施工,几乎所有的重建物资都得由下面运上去,成本很大。庆幸的是这次大地震,路没有向汶川地震那样遭到毁灭性的破坏,部分损坏路段也已经基本修好,现在运输没有问题,尤其是去年才建成使用的机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心理援助还没有全面展开,目前的重点是被转移出来的伤员和学生!


      据说,震后除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的专业人员随省卫生厅领导上去过,还有四川的一支心理援助志愿者队伍由四川直接进入过玉树,此外,卫生部和中科院心理所等单位的专家一直在西宁开展工作。
救灾指挥部副总指挥省卫生厅副厅长对我们的回复是:身体第一,目前在玉树还很难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更倾向于我们在“后方”开展工作。


      玉树大地震,无论是在那些方面都比2年前的汶川组织的好,包括心理援助。不过,我们也有一些担心,尽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生活和重建,可是心理援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程诊断标准是1-6个月,也就是说,1个月发生的是急性,3个月发生的是慢性,6个月以后发生的延迟性的。从专业层面上讲,灾后24小时主要是了解有关灾难的实际情况,24-72小时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期,72小时以后主要是急性应激障碍、焦虑抑郁反应以及短暂精神障碍的处理......。现在已经是414大地震后的1个月零3天了,做为专业技术人员,不免心里有些着急!因为基层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心理卫生基本知识,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知识更是缺乏!


     9点40分,在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康复疗区多功能厅,邓教授等我们一行4人与20余名医护人员一起进行了“案例讨论”。杜院长亲自主持,金副院长等领导也参加了讨论。

心理援助谈论

      案例一:首先由经治医生和患者的丈夫介绍病情。患者,女性,40岁,414地震导致家族中有7人罹难,3人受伤,去年新盖的两层楼也完全倒塌。患者在西宁陪两个孩子读书,4月20日,她是在电视中看到家乡震后情况和知道亲人遇难的,逐表现出讲胡话,如,不要打电话,没有了自由等等,就连丈夫也常常听不懂她的讲话;夜里睡眠不好,睡的不安稳,多梦......,被家人送到红十字医院住院,诊断不详,9天后出院,服清脑康等。出院后在家中,不讲话,发呆,总是看一个地方.......。5月13日中午吃饭时突然又哭又闹,还把桌子给砸了,后来就“晕倒”了,急诊送到交通医院“抢救”,进行CT等检查无阳性结果,逐转省精神卫生中心治疗。诊断:应激相关性障碍,氟哌啶醇3MG,BID,2天后情绪被控制。
邓教授问诊后,提出该患者是一个典型的急性应激性障碍,不排除以后发展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可能。在治疗上,我提出除医学干预外(如药物),应尽早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手段,这是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键!邓教授强调,PTSD82%不需住院治疗,关键在于诊断以及医学和心理学的干预,同时提到量表评定等问题。


      案例二:由经治医生和患者的侄女介绍情况。男性,37岁,唐卡(和尚),从小抱养,其侄女说,听长辈讲,患者小的时候就不聪明,7-8岁就送到寺院,但是做事和学习很认真,能背上百经文,在500多拉塔中能在中等。平时就不愿意讲话,别人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14年前,在寺院里被狗吓着了,被送回家,从此以后每月就经常发呆2-3天,没有做过任何治疗。414大地震,患者被埋3个小时,被救出后,表现发呆,不认亲人,问话不答(至今如此),有时自言自语、紧张、害怕,生活不能自理,卧床.....。震后被安置到综合医院,行CT检查有陈旧性脑梗塞,脑电图等检查正常,临床诊断:⒈外伤性脑梗塞,⒉精分,⒊精神发育迟滞。一周前转精神卫生中心,舒必利静点,现改口服。因患者不懂汉语,且不配合,故未见病人。


      对该患者,病史尚不清晰,且有矛盾之处。我们对精分和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存有异议。(据说,此前卫生部专家对该患者进行过会诊,并同意上述诊断)


      针对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与青海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同行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对应急相关障碍在医学干预的同时,尽早进行心理干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抗震救灾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中午12点多了,在杜院长等医院领导的陪同下,我们共进午餐。高原人很好客!


     昨天的阳光,今天不知什么时候早已不见了,稀稀拉拉的小雨,让我感到了凉意。回到驻地已经快下午2点了,2点半邓老师要给省精神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上课。又无法午休了!


      2点半,我们又冒雨准时赶到省精神卫生中心,在医院不大的图书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除医务人员外,还有一些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祁乐平主任也来了,她在为我们联系去玉树的事。


      下午的讲座由医院党委书记主持。邓教授简短介绍了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以及相关学术组织的活动后,重点讲授了《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理急诊》。讲座一直持续到5点半!

讲课

      晚饭,杜院长、金副院长正式宴请我们。这是来青海后的第一次正餐,喝了不到一两的青稞酒,不敢多喝,适应高原生活是第一位的!邓教授身体很棒,1两青稞,4听啤酒!


      晚饭后,祁乐平主任来电话,说是明天上午要去省里批“路条”,明天去海南州,力争从那里直接去玉树。如能成行,这对我们适应高原反应很有好处。西宁的海拔是2300米,海南州的海拔是2900米,玉树的海拔是3800米,而且去玉树要经过5000米以上的高峰!


      已经凌晨1点40了,觉得有点头昏,脑子不灵光了。一定是“高原反应”,睡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