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拒绝搜救,情何以堪?

发稿时间:2012-06-08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返回上一页]

  新闻事件:

  4月4日一艘在苏州太湖快速行驶的游艇撞上前面两艘货船中间的钢缆发生意外,致四人死亡。事故现场拍摄的视频让人震惊:当事故快艇开到岸边后,有学生发现少了人,哀求快艇驾驶员回头去找人,但驾驶员否认有学生落水,拒绝搜救。学生:“我们少一个人。”驾驶员: “没有。”学生:“我们少了一个人,有一个人可能掉下去了。”驾驶员:“没有没有,肯定没有。”学生:“有一个不见了。”驾驶员:“没有,没有,绝对没有!”最终确认当时实际少了两个人且都最后不幸身亡。

  心理解读:

  “没有!”斩钉截铁又冷冰冰,一下子浇灭了两个年轻人生还的希望,道德批判暂且不议,本文想从心理学角度对快艇驾驶员拒绝救援的现象加以解读。从播出的视频可见,面对学生几次苦苦哀求,从“没有”到“没有没有,肯定没有”,再到“没有,没有,绝对没有!”,驾驶员一直在坚决否认有人落水的事实。笔者认为驾驶员在危机情况下,完全被否认的防御机制控制了。

  大家可能也听过防御机制这个词,是人出于自我保护而采取的习惯性反应方式。专业一点说就是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它以减轻消极情绪为目的,大多数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而且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

  而否认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指把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认,认为它根本没有发生过。当无力面对真相时,人可能会通过拒绝承认痛苦的事实来躲避心理紧张和不安。一直重复说“没有”的驾驶员显然是在“否认”事实,学生们多次重申少人,他都充耳不闻。“否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给自己多一些时间来思考并作出决定,然而并不能使被否定的问题得到解决。该事件中驾驶员先是违章行驶,在间距比较小的两船间强行穿越,导致船翻人伤,船上鲜血一片,到岸边时再听得到有人说少了人,巨大压力下的驾驶员第一反应是否认,不愿相信事实。然而,在这样的紧急事件中时间是如此宝贵,否认的防御机制一旦占据上风是致命的,代价是两条鲜活的生命。

  关于否认还有一种形象的描述,那就是“鸵鸟效应”:当鸵鸟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会把头钻进沙子里,鸵鸟自以为安全,殊不知,风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该事件中的驾驶员便是一只光顾自己埋头的可恶鸵鸟,结果酿成更大惨剧。这告诉我们面对危机时,不正视现实,不主动出击,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换来的是自欺欺人的恶果。

  否认这种防御机制常出现在心理应激反应中(压力事件下的心理反应)。应激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情绪反应、心理防御反应及行为反应,互相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压力状态下,当事人最常表现出焦虑,还可能有愤怒、内疚、恐惧等情绪,往往力图通过否认、压抑(阻止危险的、痛苦的思想进入意识)、投射(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意念、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等等防御机制来暂时解除这些痛苦和不安,行为反应主要有攻击、退缩等。笔者看来,该驾驶员可能处于应激反应之中,情绪上恐惧、焦虑,通过否认(坚称没有人落水)的防御机制缓解消极情绪,行为上表现出退缩(不去救援)。

  以上说的种种都不是驾驶员拒绝救援的借口,保证乘客安全本身就是驾驶员的职责所在,况且作为肇事者更有义务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这件事启示我们掌握一些突发事件下主动的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最起码不要任由自己成了防御机制的俘虏和他人生命的侩子手。

粤ICP备10217215号-3 Copyright©2012-2022 bamaol.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爸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