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的预防措施探讨

分享到:1
来源:爸妈在线心理网 作者:匿名 发布时间:2012-11-13 浏览:257 字体:【小】【中】【大】

      1. 警惕征兆、及时识别。根据自杀的一般心理表现和有关的知识经验,判定是否有自杀倾向可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①具有明显的外部因素刺激;②情绪低落、悲观抑郁,对自己产生自责自罪,有强烈的罪恶感和缺陷感;③性格孤僻内向,与周围人缺乏正常的感情交流;④有严重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⑤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信心,易产生悲观失望的体验;⑥诉说准备自杀的想法或过去有过自杀企图。如果一名学生明显具有上述表现则可认为他有较高的自杀危险性,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是招致自杀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以各种躯体不适就诊,如能及时识别和适当处理则对降低自杀率有一定意义。


      2. 国家支持、社会关心。自杀预防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和领导是难有成效的。芬兰1986年发展国家自杀预防规划以来,在研究阶段取得的重大成果可为佐证;荷兰的国家自杀预防政策建立于1989年,国家健康理事会设立自杀委员会以支持和贯彻国家、地区和局部的自杀预防;美国也于1997年5月通过了参议院84号决议,宣布自杀是一项国家的问题,预防具有优先地位。这些做法对我们应该是很有启发的。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开设的“希望热线”、中国青年报在北京设立的“青春热线”等,都对预防自杀起了一定的作用。自杀预防需要全社会广泛开展科学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提高个人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促进形成全社会互相关心的风尚。


      3. 学校重视、教师引导。我们必须把重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内容。一个心理失调、人格上有缺陷的教师不仅难以与学生建立正常的教学关系,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每一位学生工作者必须具备了解学生一般心理、帮助克服心理障碍、有效铸造人类灵魂的能力,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我们必须改变“一间房子两张凳子”这种单一的心理咨询方式,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声、文、图、像将枯燥抽象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把复杂的理论体系简洁地展现出来。通过开通热线电话、建立校园网上聊天室,借助计算机采用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技术,引进现代统计分析软件包,以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是降低自杀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4. 家庭教育、任重道远。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的多数家庭,给孩子创造了最优越的学习环境和各种力所能及的生活服务,甚至连高考志愿表都由父母代办。由于家长忙于工作便很少与子女生沟通,加上父母不和甚至离婚等原因就很容易导致子女跌入绝望的深渊。另外,长辈们年轻时受到战争、自然灾害、政治动乱的冲击,美好的青春已经逝去,只希望他们的愿望在子女身上实现,于是对子女提出超出本人能力的过高要求。家庭教育中必须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以消除大学生自杀隐患。


      5. 亡羊补牢、注意监护。自杀问题是一门涉及到多学科(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的边缘学科。对发现有自杀企图特别是那些有过自伤自毁的同学,应予以特殊的监护,必要时可送医院治疗。万一已经采取自杀行动,情况严重者应尽快送往医院抢救,并尽可能向医生提供病人自杀的确切时间及服药的品种和剂量,便于及时制定抢救方案。已经有过自杀史的同学,自杀的危险性还会增大,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监护的责任将愈加沉重。值得一提的是,对个别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同学来说还须借助药物治疗才能收到效果,切勿耽误治疗。


      6. 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大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慎重地借签国外经验。在我国,针对自杀预防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当前心理咨询工作基本上以实践为主,所发表的论文也多限于介绍国外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这在发展初期当然是不可避免的,但今后应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针对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研讨会、交流会,以便互通情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活动的需要,其重要性并不亚于食物等生理需要。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就会象吃不饱饭而营养失调一样导致心理失调,情况严重时便会诱发自杀。自杀事件对大学生群体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心理冲击,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支持系统是自杀预防工作的一项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