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

进化心理学:解决危机的新期待

来源:网络作者:发布时间:2012-10-17 19:33:57|浏览:94评论:0
进化心理学:解决危机的新期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化心理学自20世纪末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而广为学界接受以来,进化论的思想对众多现象的解释效力使其成为解决心理学领域内的危机与困境的新期待。   达尔文基于大量的证据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进化论机制。进化论由此规避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断裂,提出自古以来物种的发展脉络所蕴涵的根本法则——适应原则。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结尾部分预期,进化论将成为

  进化心理学:解决危机的新期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化心理学自20世纪末期成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而广为学界接受以来,进化论的思想对众多现象的解释效力使其成为解决心理学领域内的危机与困境的新期待。

  达尔文基于大量的证据从生物学的角度阐述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进化论机制。进化论由此规避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断裂,提出自古以来物种的发展脉络所蕴涵的根本法则——适应原则。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结尾部分预期,进化论将成为众多领域的基础,其中包括心理学。

  在进化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中,我们主要探讨适应性和领域特殊性命题。适应是保证物种实现生存和生殖两大主题的根本动力,是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在进化心理学视野下,适应的另一个代名词可以称之为进化,适应是通过进化机制获得的一种状态或功能,而进化得以发生以及发生的目的也在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因此,根据适应的基调,适应性问题可以转化为物种进化的发生机制问题。

  基因替代的构想

  叶浩生从知识起源的角度得出进化心理学属于基因决定论的观点。的确,进化论虽然在天性与教养、基因与环境、文化与生物和先天与习得等彼此对立的传统立场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调和,但其构建的基础仍是生物学。比如在研究人体器官的功能时,强调其某项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是与其生理构造密切相关,而生理构造基本是受遗传或者基因决定的。这样,进化心理学虽然反对基因决定论,但是在具体的研究中,又不可避免地倾向于对基因作用的过分强调,为此,进化心理学似乎可以称为温和的基因决定论。对比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阐述的彻底的基因决定论,又存在重大差异。

  道金斯认为,基因类似于一种遗传实体,其目的在于扩大自身在基因库中的队伍。由此引发的结论是,物种只是基因保存自身并繁衍下去的一种机器、一个载体而已。物种获得的生存和生殖仅仅是自私基因达到其目的的手段和媒介。但是,基因并非始终在物种身上发挥着主导的、灵活的控制作用。道金斯将基因比喻为优秀的程序编制者,它们所能做到的仅限于事先的部署,之后,物种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基因并不能作出即时的适应性调整。从这个角度看来,道金斯持有的自私基因的观点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决定论的立场,而是属于基因替代的范畴。所谓基因替代,是指在物种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具有适应性特征的基因获得激活和壮大,以取代物种在面临种种困境中无能为力的基因的过程和结果。

  从纯粹的基因替代的立场出发,物种的机能进化只是不同基因在应对不同环境问题时编制的不同程序的外显特征,是一种固有功能的显现。比如,人类与蝙蝠能够接受到不同频率的声音,是由其生活环境所要求的基因设计的身体构造决定的。随着环境的变化,物种的身体构造的相应调整也只是不同基因的替代结果。

  道金斯指出,基因确实间接地控制着人体的制造,其影响全然是单向的,即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因而,每个基因在基因库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不存在融合交叉作用,即便面对环境问题要求共同的应对时,也只是一种合作的关系,表现为一种共生的特征。基因替代所带来的基因竞争效果的宏观表现,就是物种在环境的不确定背景中体现的个体或者群体在生存和生殖的数量上的差异特征。物种的规模大小即是基因所处优劣势状况的外在表征。因此,物种本质上只是基因的寄主,并不存有根本意义上的自我抉择的条件,生存和生殖只是一种偶然,对物种存在的探讨也只是一种现象层面的探讨。

  机能进化的证据

  机能进化涉及物种,尤其是人类的身心机制的变化。传统的关注点在于身体构造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存与生殖主要依赖于与环境打交道的身体状况。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人类在适应的过程中除了应对环境要求的身体构造的调整外,还要处理面对不同环境问题时的心理行为反应。心理也是环境适应的产物。因此,机能进化是机体在与环境的交往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变化。

  进化心理学在研究中采用的功能分析方法,从其设定的基点出发,基本能够对生命的漫长演化历史作出合理的解释。有学者批评这种以推测和历史叙事方法对过去进行研究来解释现在难以获得科学的认同,提出这种反对意见的根本症结在于进化研究不能获得行为化石的直接论证依据。但是,美国的一些学者在实验中发现,在小规模范围内,进化可在行动中观察到。而且,进化也可以在人工选择的实验中产生。此处的进化是身体局部器官或者组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出现的一些适应性变化。这一发现不仅为进化心理学研究中的回溯式探讨提供了依据,而且说明了机能的进化还在继续着,这驳斥了认为人类已经达到进化的顶端,进化已经停止的观点。

  心理方面的适应性变化可从人文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来加以说明。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祖先在面对各种纷繁的环境问题时,形成了复杂的心理机制。有学者对心理机制用数量衡量,亦即要处理多少不同的问题则有相同数量的心理机制,心理机制在此等同于具有特异性特征的一种种功能。

  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心理机制应该被理解为具有哪些功能的结构。两种观点关于心理机制具有特异性的特点是相同的,只是在心理机制的功能发挥上存在量上的认识差异。这不是此处阐述的重点。

  在进化心理学领域,由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政治科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和神学家等不同方向的学者组成的团队发现,宗教同样具有适应性的特征,即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也具有适应的优势并且受到自然选择的肯定,或者说宗教已经进化了。这里,宗教信仰和宗教行为扮演的角色就是人类适应环境过程中心理机制的一种功能发挥,成为一种独特的进化的机能。

  机能进化而非基因替代

  上述研究者都试图在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问题上作出完满的回答。由于进化心理学在多学科的影响下发展成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在核心假设、方法论和认识论等方面受到诘难,因此现在很难系统、有效、全面而合理地阐述人与环境之间诸多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但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衡量,机能进化使得物种得以存在的观点是更具合理性意义的。

  以道金斯为代表的自私的基因的观点,虽然并非否认物种的主动性,但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物种所发挥的功能只是基因库中固有的、先在的具有该功能的基因获得其优势地位的巧合而已。这种观点的潜在假设是环境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可以应对的,物种获得的进化意义上的生存和繁殖只是不同基因组合恰恰适合环境要求的偶然现象。

  机能进化虽然也发生在不确定的背景中,但是通过对过往环境下物种的存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实验室环境设计特殊的环境研究物种的机能变化情况,也能够对进化的发生面貌达到一定程度的合理认识。因此,参照流行于文化进化中的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观点,机能进化而不是基因替代,更能说明物种得以存在的显明情况。

  (作者:谢明星,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相关文章

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对该新闻评论,请马上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