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么大

发布时间:2012-09-18 15:43:03    来源:网络   浏览:(141)

古人云:自古知机为俊杰,只因财利可亡身。一个"贪"字,不知毁了多少人。贪财的利令 智昏,贪色的生活腐化,贪名的沽名钓誉。欲炽则身亡,这是千古名训。象死于牙,虎死于 骨,熊死于掌,人死于贪。贪欲者的下场无疑是咎由自取,但其教训颇为深刻。

  一位做了12年心理顾问的医生曾说,在他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病例中,最为严重也最为 普遍的一种就是人们一生总是不断地追求更多的东西,而并不注重自己已经拥有的。这种人 往往并不是想使自己拥有的东西有所改善,他们只是要求得到更多,以填补他们永不满足的 心理。有这种心理症状的人常说:"如果我的愿望能全部得到满足,我就会变得很快乐。" 这句话会在每一次有新愿望的时候一再重复。

  一位朋友,上周搬进了新家,第二个星期遇到人就说他隔壁邻居的房子装修得如何如何地比 自己的豪华!下次再遇见他,还会听到他对自己房子所处楼层的不满意的抱怨,而且他还一 直为没有选择楼房中间单元而怏怏不乐……

  很多人都常常有这种思维习惯,总是想这想那,只要没有达到愿望,就会一直想着他们没得 到的东西,永远都不知满足。而他们如果达到了这个目的,又会冒出一些新要求,新想法, 于是,心理矛盾又会出现。因此,尽管这些人得到了他们所想要的,但仍旧幸福不起来,他 们总认为自己还未得到的半杯咖啡比自己已经拥有的半杯更好。

  人要学会知足,就不会自寻烦恼。"知足"是八功德之一,佛教经典《佛遗教经解》上劝诫 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 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 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一个人如果因私欲而贪心,将个人欲望无限度地延伸 ,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甚至会走向死亡。  

  南朝梁代人鱼弘,追随萧衍南征北战,功不可没。后来,萧衍当了皇帝,赐给鱼弘15顷田, 一座山林,8万棵林木,但鱼弘却郁郁寡欢,终日不露笑脸。鱼弘的妻子深感不安,于是直 言相问:"官人,你是不是因为皇帝给你封赏少而不高兴"

  鱼弘沉吟半晌说:"一个君主,论功要平,惩罚要当,这是常理。我随君主转战各地,出生 入死,吃他的俸禄应该不止于此。"他的妻子说:"我知道你的功劳不小,但你不应该是那 种贪得财富、追求显达的人,因为这不应该是你的为人之道呀!"这些道理,鱼弘自然听不 进去。

  鱼弘担任郡守仍嫌官小,财产不菲仍感不足,仗着自己受到梁武帝的信任,竟公开勒索钱财 ,并且大言不惭地对人说:"我作郡守,郡中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獐鹿尽,田中米谷 尽,村里人口尽。人生在世,就是要快活享乐,作郡守不享乐,什么时候富贵享乐"

  他让下官到民间敲诈勒索,并让民工到深山里砍来高贵的树木,运来高级的花岗石,在一块 风水宝地上建造豪华的郡守府。他的车马服饰,不用一般布匹,而用丝绸绵缎,生活十分 奢侈,又荒淫无耻,有侍妾百余人。因为生活糜烂、纵欲过度,没几个春秋,他便一命呜呼 ,乘鹤西去。

  佛语有云:"满库金,满堂玉,何曾免得无常路"大德高僧常说:"眼睛不要老是睁得那 么大,我且问你,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佛语蕴含着无限禅机,人也是灵性的生物, 偶然拾得一句,便能参透半个人生。我们要学会"适可而止,处世不贪"。不仅懂得做加法 ,更要会做减法,这才是生活中的智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