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与佛教中的心理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2-09-01 14:34:07    来源:来自网络   浏览:(127)

  一.自体心理学和佛教的基本观点

  1.自体心理学的自恋观点

  自体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并逐步完善的当代精神分析学派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延伸了原来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对人性和人格的模型有了全新的描述。自体心理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定义人类的本质是自恋的。

  弗洛伊德曾给出的“自恋”定义是:将本来应该投注于对象客体的里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病人就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有这情况的人称为自恋人格障碍患者。

  科胡特根据自己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研究,吸取当时儿童发展心理学等成果,发展了弗洛伊德这个定义,提出,自恋是里比多的本质,更直接说自恋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自恋是一种藉著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而且整个社会也允许适度自恋,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允可的范围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学生巴史克提出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自恋,他认为自恋的达成其实是可以使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等来合理阐述的。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从大脑的期待型态开始,然后做出决定,再后付诸行动——当个体在实际的实践后,会得到反馈,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如果不能配对成功,大脑就会再次决定、计划行动、实践,然后又反馈大脑以求得配对的成功。如果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大脑则修正期待型态、或修正决定、或修正行动等方式,当最后仍然无效或者失败,个体可能会以别的方式替代,或者彻底放弃。这就可能引起自恋的失败——无法获得自体胜任感或自我价值感,因此产生暴怒或焦虑等,超过一定强度或持续太长时间,个体会体验到消极的防御——抑郁。

  为什么有人遭遇失败可以成功修正,有的人则不行?除了个性差异外,大部分是和婴儿的养育者与婴儿互动模式有关。养育者的情绪或不合理的互动模式会内化到婴儿人格中,构成人格的基础模型。

  2、 佛教的“我执”

  佛教经典定义所谓的“具有生命的人”,似乎是精神和物质的暂时聚合体,而精神和物质也是变化无常和没有绝对主宰的,这就构成佛教在真理意义上的无我。

  佛教说,人类因为不知晓(无明)这一无常,特别是不理解身体、精神及世界是无我、无主宰的自然规律,执着于身体、精神、世界是我、为我所有而快乐幸福。我们因为得到了承认或者我得到了某些事物而快乐。这样,一旦必然无常变化的身心和世界让我们无法主宰时,将导致“我”被否认或“我”失去了某些认为属于自我的事物,就会悲伤、烦恼等。因此佛教教导信众,只有洞察这一无我的自然规律,才能放下自我的执着而解脱。于是你需要精神上的训练实践——止禅和内观禅。通过持戒、修定、达成智慧(文慧、思慧和修慧)的解脱

  生命的反复出生和成长的动力,来自于“我执”,由于“我执”产生欲望,个体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反复在世间作为,以求得快乐或回避痛苦。这样生命的轮回得以延续,快乐和痛苦也同时得以继续。

  这是佛教阿毗达磨传统里关于“缘起”的心理简化模型。佛教使用这个缘起的心理模型来解释烦恼的生起和熄灭。缘起模型的核心,是以“我执”为核心的无明——欲爱——苦或乐及生死轮回。转换成现代术语表达,就是对于自我的执着导致错误的认知——固执——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而烦恼及生死轮回怎么才能熄灭则,那就是要结束“我执”的无明(通过内观禅的观察法)——结束欲爱——最终结束苦或乐及生死轮回。转换成现代术语表达,就是消除自我的执着、结束错误的认知——执取的解脱——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的终结。

  二.自体心理学自恋理论和佛教心理观的横向比较

  在如此理解了自恋和我执之后,进一步以自体心理学关于自恋的定义作为平台,对人类精神现象的三个区间进行比较讨论,我感觉到。

  1.自恋人格障碍

  按照《DSM-IV》的描述,“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下面这样的一类症状:

  夸大(幻想或行为)、需要他人赞扬、并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时,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下列5项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夸大感(例,过分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的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上乘);

  (2)沉湎于无限成功、权力、光辉、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

  (3)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和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们(或单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过分的赞扬;

  (5)有一种荣誉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厚待遇或自动顺从他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是剥削(占便宜),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愿设身处地地认识或认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认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显示骄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自恋性障碍特征应该和暂时发生的自恋不同,某个人因为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而变得自大起来一段时间,我们则不能简单得视为自恋性人格障碍,尽管这两者似乎有类似。自恋性人格障碍应该是从童年起到目前一贯的表现,而非暂时、短期的行为。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说法,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婴儿期都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TA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全能感遭受挫折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如果养育婴儿者长期如此对待婴儿,婴儿夸大的自体自恋长期得不到满足,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婴儿将失望于外在,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需要,从而阻碍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如果超出常人所接受的范围便成为独有和过分的自恋,这就是自恋性人格障碍。

  同时养育者的情绪如果经常有问题,会被婴儿内化到心理信息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基础感情。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共处一个多小时后,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正如科胡特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这也就影响了婴儿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在对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中,科胡特提出心理治疗师可以基于神入的同理心,利用治疗初期的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密友移情和病人产生正向情感联结,然后借助“适度去幻象化”,协助病人完成循环回路的修复,使夸大的自体自恋需要成为符合正常水平的自恋。当然还有病人将治疗师的优良人格品质转换性的内化作用。科胡特的发现,使1970年之前对自恋性人格障碍束手无策的治疗局面获得改变。

  在佛教的立场阐述,自恋性人格障碍来自于我执和欲望满足的失败,发源于我执的过于强盛和欲望的过于夸大,当这些超出人类社会许可的一般范围后,便成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这几乎和自体心理学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病因理论如出一辙。但佛教的观点缺乏心理发展的完整内容,更注重当前的问题和问题原因,往往引用“业”这样的概念来解释先天和发展性因素。

  2. 神经症和健康人群

  客体关系理论和自体心理学理论的一些实证研究建立的心理发展理论表明,神经症和一般个体的人格基本属于稳定健康的,自闭症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则是因为早期养育关系失败造成的不正常状态。

  神经症一般包含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慌症、歇斯底里症等。在以自恋为人格核心的自体心理学中,神经症来自于小孩在家庭关系中遭遇父母失败的神入,而不首先是传统精神分析学所说的俄底浦斯问题。从更广泛、更现实的当前生活适应过程看,循环回路失败并得不到及调整是最普遍的现象,健康人群也是如此。

  治疗神经症的关键,在科胡特及其后继者看来是: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充分运用同理心面对病人的基础上,协助病人找到信息加工循环回路中的问题所在——是期待型态的错误或自我价值感过低,还是无法做出决定,或者是行动方式的问题。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这种循环回路的失败也经常出现,只是没有严重到神经症的程度。每个人都有烦恼,只要不太严重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应对方式。虽然有些烦恼的确挺难对付。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朋友间的互动、自己寻找一些娱乐活动等等来解脱自己的困扰。

  佛教则认为,个体的我执和欲望无法在环境中获得成功或者反复失败,心理疾病和人生烦恼就产生。这和自体心理学的解释类似。

  佛教对心理困扰的解释都建立在“缘起”模型的基础上。对烦恼的调适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策略,佛教虽然没有像心理学这样的系统,但二千六百多年来,佛教经典记载了很多事例和技巧。从佛陀本人开始,帮助他人减少烦恼就是僧人的任务。例如,佛陀时代的翅舍答弥,她的孩子在刚学会走路时夭折了。众人要把孩子的尸体移去焚化,她则希望能够起死回生,一定要去为孩子找救药。妇人找到了佛陀,问佛陀救活孩子的方法。佛陀让她去没有死过人的人家要几粒芥子。翅舍答弥沿门挨户地询问,始终找不到所要的芥子。因为她去过的每家人都曾经有人逝世。她发现:“我以为,只有我丧失了孩子,原来每个村子中,死亡的人比活著的人多呀!”当她这样思考时,本来颤抖的心也就开始平静了。佛陀给了她合适的教导,她接受了丢失孩子的事实。

  3. 佛教修行会怎么样

  在我看来,佛教需要分成两部分去体会,一部分是佛教思想和他们的方法;另一部分是僧人的生活方式和佛教仪式。

  我理解,某些严重的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等并不适合练习佛教的修行方法,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他们更严重的问题。佛教修行似乎是提供给一般人使用的方法。

  佛教修行的本质似乎是摧毁负面情绪或具有潜在负面性的正面情绪。佛陀说,由于不如实认知,而有忧愁悲伤哭泣等等烦恼左右个体。而如实认知,将会转变人们关于快乐和烦恼的心理信念,不再坚持“无明”的“执着”。

  佛陀提供了不少训练方式,虽然没有见到全面的研究报告来证明这些训练是不是一定会如佛教说的那样有效,但不少的资料和事实说明这些训练的确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改变。

  佛教称之为解脱的训练,是要通过禅定和内观,了解“自己”的身心、世间无我的本质。在佛陀看来,对“自我”永远的执着是人的本性,正是它引起了人类的快乐,但也引起了人类的痛苦烦恼。当人类通过训练观察,亲证身心和世间的无常无我本质后,执着和欲望就消逝。这时候痛苦就不再生起。

  快乐是否也不再生起呢?

  佛教回答:是的!那些隐蔽着痛苦的暂时快乐将不再生起,涌现的将是宁静和幸福的喜悦。我个人很愿意使用欢喜一词来形容这种来自于身体自身活力的愉悦体验。

  从自体心理学的自恋理论来看,自恋是人类的本性,自恋失败是人类烦恼痛苦的原因,是期待型态的不现实,。佛陀所要作的是清除和摧毁各种期待型态。在佛教里有一个成就的术语,称为“无愿求”。我理解为,个体内心的期待型态具有某种固定状态的错误倾向——视变化为不变化、视无主宰为有主宰等等,需要清除这种期待。清除期待型态,自恋的核心也就消失了,便不再存在自恋满足和不满足的问题,人便完全回归“实相”的心理状态,烦恼和暂时的快乐也随之成为宁静。

  这种“无愿求”的状态,跟实际身心、大多数人的生活感受并不完全符合 。

  这一转变可能会引起外在行为和社会融入性的问题,因为无期待型态是不显示有自恋特点的,而这点显然和社会已经认可的自恋范围不相同。这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应该需要有仔细的权衡,应用中应该比较谨慎的对待。

  三.大致的总的感受

  下面这张图表,觉得挺有意思,似乎对我有启发:

自体心理学和佛教的基本观点

  1.在临床应用中借鉴佛教传统,一方面不能否定佛教传统的心理学价值,佛教中有许多宝贵的心理经验积累,这可以帮助当代心理学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发展和不足。否认佛教传统在心理探索上成就,往往是对佛教不了解,甚至是想当然的误解——至少我自己原来是这样。不少临床研究表明,佛教的某些方法具有很好的心理治疗功效。

  另一方面,似乎不能把佛教等同于心理学,简单的把佛教的理念等同于心理咨询的理念。在没有对疗法作实证研究前,轻率地运用一些佛教禅修方法处理精神问题,谁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佛教就是佛教,心理学就是心理学。

  2.无论是汉传、藏传还是南传佛教,其故事、理念、方法的解释都是依据缘起模型,这是佛教传统中心理转变的核心基础。了解佛教的心理缘起模型:无明——欲爱——苦或乐,对于理解佛教中的心理治疗元素是重要的,而佛教中有许多对当代心理治疗可能很有启发或直接可以运用的内容。

  3.我相信佛教信众会越来越多,对有佛教背景的来访者,心理咨询怎么做,这是有意思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前提似乎是,需要对佛教有足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