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涩的“农村人幸福感强于城里人”

来源:来自网络时间:2012-09-05

  《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幸福感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而有钱不等于幸福,财富仅仅是带来和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之一。看到此消息,笔者不由地心酸:这是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啊!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反而比薰于灯红酒绿中的人更有幸福感———总感觉这远离常理的结论中压抑着一种沉闷而残酷的东西。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他们没必要像上班族那样出门就遭遇堵车的痛苦,没必要像公务员那样被强制带薪休假,不会因为生活条件太好而染上糖尿病、脂肪肝等“富贵病”,没必要因国庆放假不知道去哪里旅游而烦恼。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最近一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表明,在城市中产阶层尚未成气候的背景下,农村已经有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民工;而且在城市人厌倦了都市生活而向往乡村田园,以吃农家菜,玩农家乐为时尚之时,农村人整日呆在城市人向往的生活中。

  农村人拥有怎样一种强于城里人的幸福感呢?民间俗语云:虱多不痒,债多不愁;西哲云:欲望是一团痛苦———农村人穷惯了,也就穷不怕了,觉得只要不生病不死就幸福了,面对现实是一种务实的选择;而且拥有的东西很少,就没有害怕失去的恐惧———而城市人就没有这种潇洒了。

  很显然,“农村人幸福感强于城里人”的判断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冰冷的基础上:城市人和农村人幸福的底线有着天壤之别,城市人的相对不幸福是建立在一个很高的福利底线上,而农村的相对幸福是建立在一个非常低的福利底线上。说得残酷一点就是:站在一个很低的福利平台上,农村人没有机会享受到城市人的“不幸福”。高福利孕育了高期待,相对剥夺中生长出不幸感;低福利孕育了低期待,听天由命中生长出一种无奈的幸福感。

  这种幸福实质是一种贫困的幸福,是城乡二元结构和诸种“剪刀差”下变异的怪胎。“幸福”是习惯了的低福利和弱权利“逼”成的,“不幸福”是习惯了高福利和强权利“宠”成的,在“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下,悖论残酷地流淌在现实中。

  我们还看到,“贫困的幸福”是一种被动、消极的承受,外在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支配着农村人;而“丰裕的不幸”则是体现城里人自我积极、主动地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城市人的“不幸感”是跟未来的消费主义比较,而农村人的幸福是在跟过去的匮乏比较。

  这是什么样的幸福和不幸啊?“关公战秦琼”式的幸福感比较折射出何其沉重的现实,何其巨大的鸿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