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禅到心理治疗

发布时间:2012-09-01 16:55:24    来源:来自网络   浏览:(159)

  达摩祖师是中国禅宗初祖;有一次,二祖慧可求他:“弟子心未安,请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答:“把心拿来,我替你安。”

  慧可苦思之后说:“我已寻了很久,但找不到心。”

  达摩又答说:“我已把你的心安好了。”

  在禅宗的语录中,处处有这样的机锋,用语意逻辑来推理的话,简直比『脑筋急转弯』还无厘头,好像禅师故意要捉弄学生。

  无巧不巧,在人本学派的心理治疗中,类似的场景也常出现。当事人急着找出痛苦的原因,希望心理师给一个答案,偏偏心理师不正面回答,让当事人困惑不已。

  终止穷追尾巴的恶性循环

  在电话咨询或精神科的药物门诊,由于时间有限,为了让个案得到关于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等信息,或求助或复健资源,医病之间必须直来直往,实问实答,由医护人员直接为病患指点迷津。

  但在心理治疗室里,当问题更有深度地呈现后,往往会发现和当事人的思考、行为模式彼此缠缚,互为因果。当事人解决问题的手段,其实就是造成问题的主因。最原始的发病原因有时反而找不到,甚至不重要了。

  这种情况在急性子的人身上最为明显,他们往往会缠着心理师,追问:

  “为什么我会得焦虑症?”

  “为什么我吃药这么多年还好不起来?”

  “有什么方法让我不再害怕、逃避?”

  “催眠有没有用?你可不可以帮我催眠让我好起来?”

  这和慧可向达摩企求的并无两样。

  假如心理师真的实问实答,回答他理论上怎么做,当事人会暂时松一口气,但马上冒出更多的问题来,结果会强化了当事人『只有靠外力(权威、新药、催眠、或神通)才能治愈我』的信念。心理治疗变成一场又一场Q&A的健康教育课。

  有些当事人甚至熟读许多心理书籍,比心理师还会使用术语和病名,但却因此更无法摆脱焦虑和依赖。

  答非所问终止惯性行为模式

  达摩和后世的许多禅师,利用答非所问造成的错愕,帮助当事人打断理智上『穷追狗尾巴』的恶性循环,一步踩空,发现无路可走,当下止息的新体验。当初为何要开始追自己的尾巴,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停下来。多次挫折下来,性急的当事人也许有机会领悟:停止『对焦虑的焦虑』才是答案。

  据说,后来禅宗的三祖僧灿也碰到一位年轻弟子求助:“请师父慈悲,教我解脱法门。”

  僧灿反问:“是谁缚了你?”

  弟子愕然道:“没有人缚了我。”

  僧灿说:“那么,你为什么还要求解脱法门呢?”

  弟子闻言大悟,他就是后来的四祖道信。

  虽然生物精神医学认为,病根全在大脑神经的内分泌,但从禅宗的故事看来,也许病根也在观念和行为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