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犯罪心理疏导

来源:来自网络作者:发布时间:2012-09-05 11:20:40|浏览:162评论:0
中学生的犯罪心理毕竟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心理创伤还不深,可以用加倍的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使他们的"良知"得到复苏。有犯罪心理的学生大都有"孤独感"或"压抑感",他们觉得周围都是冷漠和敌视的眼光。在某工读学校的一次调查中,不少学生直言不讳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没有友情,更没有温暖可言。"

  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很多,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因素外,青少年本身的犯罪心理是他们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因。所谓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反社会意识,它是多种消极心理的复杂组合,犯罪心理是由于诸多因素(如报复心理、忌嫉心理、虚荣心理、占有心理、好奇心理、甚至戏谑心理)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诸当这些心理因素中的某一因素恶性膨胀时,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犯罪心理是某一消极心理发展到顶点而失去理性的控制而形成的。而这些促成犯罪的消极心理,在形成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区别。下面试作分析:

  报复心理。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强有力的犯罪心理。报复心理不仅导致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而且产生的犯罪手段也十分残酷,在中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中,不乏报复心理导致犯罪的案例。如为一点小事争端,而顿起报复之心,实施殴打、伤害等犯罪行为。

  忌嫉心理。忌嫉心理是一种排他心理。这往往在道德修养较差而心胸狭窄的人身上较为严重。忌嫉是一种重要的犯罪诱因,它往往与报复心理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有我无他的忌恨情绪,从而导致犯罪,这在中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也是常见的。

  占有心理。这在中学生身上更是常见。这种对金钱、物质的占有心理、不可抑制的占有欲望,驱使一些中学生去偷、去抢,或通过欺诈、赌博等手段去获得不义之财。据有关方面对173名犯偷盗罪错的中学生的调查,其中大都是为占有心理所驱使的。

  虚荣心理。这也是导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说,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而自尊心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需要。中学生的自尊心十分强烈,同时由于认识上和情绪上的原因,中学生的自尊心会带有极端性、片面性,使一些中学生听了一句不顺耳的话,就认为是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于面子上过不去,由此而打人、伤人,违法犯罪。

  好奇心理。中学生的好奇心比成年人强得多,而且会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尤其在不良影响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畸形发展,严重的就会违法犯罪。如某中学生偷了一辆自行车,既不卖钱又不骑它,而是放在临街的楼下,不时去看看是否有人来拿,象小孩捉迷藏一样;还有一个学生,某晚抢劫了某商店一位营业员的东西,第二天还特意到她柜台上去买东西,看她是否能把他认出来。这都是受好奇心理驱使的犯罪案例。

  戏谑心理,这也会导致犯罪。有些中学生由于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往往觉得生活空虚,百无聊赖,他们出于追求刺激的需要,以恶作剧的方式损害他人,而且往往不计后果,置法律道德于不顾,最终酿成犯罪。如几个高中生在公园中游玩,见面前一对青年男女在散步,有人说"谁敢上去教训教训那男的?"于是一位学生以戏弄之心,用汽水瓶把那男的砸伤。这些人犯了罪还莫名其妙。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虽然是由许多消极心理恶性膨胀而成,但为什么这些消极心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恶性膨胀呢?看来以下三方面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其一是道德认识上的偏差:中学生犯罪心理的产生,往往由于他们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以及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偷窃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以非法手段窃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是可耻的,也是可卑的。但违法犯罪者却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会偷和偷到的东西越多,就越有本领。有的认为"你不偷,别人也要偷,与其别人偷,还不如我来偷。"因此有的犯罪青少年把偷东西称之为"拾"东西。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一些中学生的犯罪心理得以产生。

  其二是物质欲望过高。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欲望过分滋长,超过了自己可能的经济条件,也会导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现在不少中学生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由于家长在物质待遇上的过度满足,使一些中学生在物质欲望上"水涨船高",加上社会上高消费现象的刺激,使他们对物质的需求不断上升,一种贪婪、占有的心理,使他们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三是反社会的意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以及情绪过激等因素,使一些中学生可能产生一种反社会的意识。他们对现实不满、对生活不满,对家庭环境或身边的同学伙伴不满,以致滋长了由极度不满而形成的犯罪心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实施破坏社会安定的违法犯罪行为,这类情绪虽属少数,但也值得我们注意。

  对违法犯罪中学生的教育拯救,关键在于对他们形成犯罪的种种心理因素进行疏导。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对犯罪心理的疏导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看到由于犯罪心理的支配,违法犯罪的中学生一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有什么危害,因而思想上没有罪恶感,也不思悔改。所以,工作的第一步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严重危害,同时也是对自己的极大损害。例如有位初二学生,多次偷盗,为此受过学校处分和公安机关的拘留,但仍不思改过。问题在于他对自己的偷盗行为没"过错感",反而觉得自己了不起,并且洋洋自得。这位同学的班主任通过调查,得知被该同学窃取拎包的失主为此而精神失常。于是班主任请来失主,让她谈被窃后的心情与造成的危害,使这位同学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看到自己的行为给人造成多大的危害,从而第一次流下羞愧的眼泪。结果,这位同学的占有心理得到了疏导,从此改邪归正了。

  其次,有犯罪心理的学生有的没有"过错感",而有的则有过重的"罪恶感",加上社会的歧视和家庭的责骂,学校和各方面的追究,使他们终日惶惶不安。要使这些中学生的犯罪心理得到疏导,最首要的是给予理解和信任,相信他们能够改正错误,是他们最需要的精神支持。如有三位学生,在好奇和戏谚心理的驱使下,偷了四辆自行车。案发后,在各种压力下,他们觉得抬不起头来,成了有罪的人,并进而自暴自弃,觉得自己反正已经臭了,没有出路了,准备破罐子破摔。他们的班主任发现了这个先兆,通过工作把他们从危险的歧途上拉了回来。这位班主任就是根据他们的偷盗动机是出于好奇和戏谑,而不是为了占有,应该予以信任和理解,而这种信任和理解对这三位同学来说,是一服使之悔改和振作起来的最有效的良药,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从而使犯罪心理得到了疏导。

  中学生的犯罪心理毕竟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心理创伤还不深,可以用加倍的温暖和亲切的态度,使他们的"良知"得到复苏。有犯罪心理的学生大都有"孤独感"或"压抑感",他们觉得周围都是冷漠和敌视的眼光。在某工读学校的一次调查中,不少学生直言不讳地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没有友情,更没有温暖可言。"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给予更多的温暖,加倍的亲切,以消除他们心头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恢复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有一位在社会上流浪七年之久的学生,在进工读学校时,内心充满恐惧和敌对情绪,而且全身污垢,肮脏不堪,且患有皮肤病。进校第一天,老师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让他把衣服脱光,他以为要受惩罚了,咬咬牙准备顶着。可老师提来一桶热水,为他洗刷身上的污垢,还细心地给他抹上药。老师的手抚摸在他的背上,使他感到从未有的温暖,使他冷漠的心复苏了,对生活有了热情和新的追求,犯罪心理也逐渐淡化并消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