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在线首页
bannner

抗震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心理危机干预方法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发布时间:2012-09-05 10:11:14|浏览:302评论:0
文章介绍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不良后果,提出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降低救援人员的心理风险,消除压力和困惑,保护救援人员身心健康。 【关键词】 健康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干预参与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6个月到1年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多发期,重视和做好救援人员......

  执行抗震救灾任务6月到1年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期,重视和做好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危机干预,对降低救援人员的心理风险,消除压力和困惑,保护救援人员身心健康,调动工作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含义危机(crisis)是指人类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加以处理的事件和遭遇,即些突发性灾难事件。危机往往是突发的,出乎人们预期的,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8.0级地震属于典型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精神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当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或面对危机时产生的一状态。里的阻碍,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使用常规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心理危机是一种认识, 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当事人可能有过多次解决问题失败的尝试。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 taumatic stress disorder)[1],是指由于某种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心理危机的突发灾难事件通常有: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海啸、森林火灾、山体滑坡等; 二是意外灾难,如空难、海难、重大交通事故灾难、火灾或煤气爆炸、建筑物坍塌、煤矿坍塌、核灾难等;三是人灾难,如家庭暴力、各种严重的暴力犯罪、人质劫持、恐怖袭击、战争等;四是重要的生活事件,如重要丧失(失业、离婚、死亡等)、受到不公正待遇、医疗事故、经历他人死亡过程等。主要表现为病理性重现、恶梦惊醒、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情感钝化和回避, 以及对创伤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和对未来失去信心。这样的精神异常状态, 一般在遭受创伤后日至半年内出现, 例如以回想或噩梦形式反复重现创伤性经历和体验, 目睹或耳闻有关物品、消息, 旧地重游时产生精神痛苦; 常感恐惧产生持续回避行为。大多数患者一年内可以恢复, 而少数患者则持续数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负担, 有的还可能终身精神残疾, 再也无法正常生活[2]。科学研究发现,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之后, 近六成人会发生心理危机, 出现多种心理问题, 其中以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最为常见。据美国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 在“9.11”过后, 有十分之七的人感到沮丧, 有将近一半的人声称难以集中精力, 有三分之一的人失眠。我国唐山大地震后30年, 一批心理卫生工作者对当年的受灾人员进行心理调查, 结果发现, 几乎所有的人当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有些人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地震所造成的心理阴影, 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自身潜能, 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的心理平衡状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主要是通过让参与人员描述内心真实的感受和观念, 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面努力, 同时对他们出现这种情况表示接纳、理解和支持, 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帮助被干预者恢复正常状态。

  2 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产生及其后果

  救援人员既是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援者和处理者, 有时又是突发灾难事件的亲历者, 因此, 救援过程中可能引发心理危机。由于处理救援人员心理危机的方法不同, 其后果也不同, 一般有以下四种结局:第一种是救援人员个体顺利度过心理危机, 并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方法策略, 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种是救援人员个体度过了心理危机但留下心理创伤, 影响今后的社会适应。第三种是救援人员个体经受不住强烈的刺激而自伤自毁。第四种是救援人员个体未能度过心理危机而出现严重心理障碍。对于大部分产生心理危机的救援人员来说, 如果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危机反应无论在程度上或者是时间上, 都不会对生活带来永久或者是极端的影响。他们需要的只是用时间去恢复对现状和生活的信心, 亲友间的体谅和支持,就能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如果心理危机干预不及时或方法不当, 救援人员心理危机过强, 持续时间过长, 会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 出现非常时期的非理性行为。对救援人员个人而言, 心理危机轻则危害个人健康, 增加患病的可能; 重则出现攻击性行为和精神损害, 其结果不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灾害的困难, 还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和别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3 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当救援人员个体面对突发灾难事件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 一般反应会维持6~8周[2], 在创伤发生的后1个月或长的时间里, 会出现警觉性增高的症状, 表现为紧张不安, 很容易受到过分惊吓, 会反复做恶梦, 经常会出现事件发生时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表现, 如阵发性的肢体发抖、哆嗦、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恐惧害怕等。任何一种短暂的与事件有关的内心或外界的迹象(生理或心理, 与事件有关的人、事、物、地点, 声音, 气味或一首歌)都能触发救援人员个体强烈的痛苦体验。救援人员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1)生理上, 出现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睡眠过程中有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2)情绪上, 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 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 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担心家人安全、害怕死去等。(3)认知上, 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 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4)行为上, 出现社交退缩、逃避与疏离, 不敢出门、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4 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危机

  干预的具体运用心理危机干预是心理咨询的一种特殊方式, 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因此对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需要专业人员的参与。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和军队及时派出心理救援队伍,帮助救援人员降低心理风险, 消除心理压力和困惑, 维护了救援人员心理健康。通常情况下, 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力求在最佳时期,即事件发生24h之后、72h之前进行。为了避免参与心理危机干预反而造成危机干预人员出现心理伤害, 心理危机干预多以干预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工作。心理干预人员对救援人员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方法是: 倾听、引导、疏泄、解释、支持、保证和合理化。具体包括以下环节:

  第一步, 通过集体晤谈初步了解救援人员个体的心理状态。集体晤谈, 又叫严重事件晤谈, 是一种系统地、通过交谈来减轻经常心理压力的方法。这一过程是成功实施团体性心理危机干预的前提, 是心理危机干预中需要考虑周密、认真对待的关键性环节。首先, 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应通过系统脱敏技术, 帮助大家进入一个充分放松的状态, 然后进入情景再现, 请执行任务的救援人员分别描述事件发生过程中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 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严重事件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和所为; 参加者相继发言, 从而把整个事件的真相还原。接着由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症状, 如失眠、食欲不振、脑子不停地闪出事件的影子, 注意力无法集中, 记忆力下降, 易发脾气, 易受惊吓等; 事件发生后, 生活有何改变, 其体验对家庭、工作和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和改变, 初步降低被干预者对事件的敏感度[3]。

  第二步, 就救援人员受事件影响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心理干预人员通过对集体晤谈掌握的情况, 评估救援人员个体心理伤害的严重程度。这主要从救援人员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功能入手。比如, 了解执行任务的救援人员对危机的认识、解释, 把握其某些不合理或模糊的想法; 了解救援人员受害者是否表现出过度的情绪化和失控, 或严重的退缩和孤立, 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是否与危机环境协调一致, 是否出现情感否认或回避现象。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 形成初步判断。尤其对沉默不语、精神恍惚的人要重点观察, 掌握其情绪行为表现的异常特征。

  第三步, 根据评估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筛选分类[3]。通常相关人员的表现有三类: A类影响程度较轻, 该类人自身心理免疫系统强, 其情绪承受力和应付能力都比较好, 具备独立化解心理危机的能力。此类人可建议休整数日, 不做后续辅导, 数周后随访。B类影响程度较重,情绪反应较为激烈,PTSD症状部分表现,情绪、行为尚在可控范围之内。此类人员建议休假调整,并实施短期内心理危机干预,安排适当心理康复训练,定期随访。C类影响程度严重,该类人群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人员,他们的心理受到巨大的冲击,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显著,无法独立应付,极有可能转为慢性或复发性心理疾病。这类人群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干预,通过系统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消除无助感和绝望感,重新确立新的应对模式,以摆脱目前的危机。

  第四步, 针对确定出的重点人员逐人制定干预计划。经过前期的晤谈和评估之后, 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人员初步筛选出需进行系统辅导的人选, 并根据不同人的不同情况来详细制定被干预救援人员个体的咨询计划, 或者称其为个人的咨询方案。该计划的制订应该要与救援人员本人合作, 共同商定阶段性的咨询目标、咨询时间, 明确双方在咨询中所履行的责任、权力以及义务, 并且要让其感到这是他自己的计划, 这一点非常重要。计划应该根据被干预救援人员个体的应对能力,系统地帮助其解决问题。例如制订的阶段目标可以是:如何通过合理认知技术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完整接纳自我, 消除自我的失望感, 或者如何使用放松技术改善睡眠, 消除其紧张、焦虑等。

  第五步, 严格依照个人咨询方案实施干预措施[4]。此时,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和被干预者事实上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 干预人员根据前期搜集的求助者资料和咨询方案中设定的步骤, 开始进入到实质性的个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涉及到几个基本的方法:

  (1)倾听和接纳。主动和耐心倾听并热情关注;给予心理上支持;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2)合理宣泄。干预人员要积极与其共情,对其情况表示理解,这样可以帮助被干预者敞开心扉, 卸除防卫,真实具体的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一些负面消极的情绪,这一点将直接影响到危机干预的效果。(3)解释和指导。对被干预者存在的一些问题,应给出相应的解释说明,亦可对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4) 提高自信。关注和挖掘被干预者积极的一面, 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 使其重树信心,找回对自己、对生活以及未来的希望。

  (5)自我成长。这是要努力帮助被干预救援人员个体构建新的合理的观念和有效的行为模式,充分调动自身潜能,使其能够主动应对目前的危机和未来的挫折。第六步,结束干预和随访[5]。

  通常情况下,一般经过4~6周的危机干预, 绝大多数的被干预的救援人员会顺利渡过危机,不良情绪可得到缓解, 这时应该及时中断干预性治疗, 以减少依赖性。这一阶段, 需要被干预的救援人员不断强化学习到的新的思维模式,使之内化,构建起解决问题的新的行为模式, 并学会举一反三,能够独立自主地调整心理平衡,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和危机,从容应对今后可能遭遇的类似应激或挫折, 提升自我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而对于干预效果不显著的人员还要定期进行随访,继续关注被干预救援人员的工作、生活适应情况和情绪、行为表现。也可对其开展相关的心理康复训练,以帮助被干预救援人员尽早恢复,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状态中来。

  【参考文献】

  1 C.H.肯尼迪.军事心理学临床与作战中的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6.

  2 李权超,王应立.军人心理应激反应与心理危机干预.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2):136-138.

  3 陈美英,张仁川.突发事件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12(5):1960.

  4 尚蕾,王择青.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及其预测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16(9):127.

  5 宋华森,张鹏.军人心理疏导理论与方法.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256-25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