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文化在心理顾问工作中的运用

来源:爸妈在线心理网作者:蔡易呈时间:2013-03-30
分享到:0

  易呈语:

  这是去年我应约为国家人社部《心理顾问》认证课程培训教材所写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相关内容,后因教材篇幅所限,只选择了其中一部分;现在全文发出来,以飨读者!当时仓促提笔撰写,一定有很多疏漏!也请有缘人方便时批评指正!易呈鞠躬合十!

  私人心理顾问所服务面对的主要是社会高端人士和成功精英,这些特殊的高端人群对身心健康的品质有了更多的要求与更高的标准,而身心健康的终极目标就是预防和养生。所以,古人言:“上医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

  现实的需要也促使私人心理顾问的服务不但要及时而且要超前!不但要熟悉心身疾病产生的原因还要掌握基本的养生保健常识,不但要会治已病还要能医未病!同时,我们也应有相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以便更好地服务高端人群。

  一、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中素有“三教合一,大道归宗”之说,从传统文化的渊源来讲,可以说是一源三支;一源谓之易经,三支谓之儒家、道家、佛家(此处所谓佛家更准确地说是融合了中国易老庄而中华化的禅)。

  儒家明伦,明的是人伦,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崇尚心德合一,属人道;其核心是五伦八德,其根基在于孝道;道家保命,保的是天命,重视因果教育,崇尚天人合一,属天道;其核心是顺应自然,其根基在于天人感应;佛家见性,见的是自性(本性),重视生命教育,崇尚身心合一,属佛道;其核心在于明心见性,了脱生死。纵观三家之说,都以孝道为其根基,故人道是基础,人道不成,难成天道佛道!

  儒家重视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道家则崇尚自然,主张通过各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佛家倾心般若(智慧),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间,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的超世间,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易、儒、道、佛等诸家中,道家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以儒治世,以道治身,以佛治心,被许多帝王奉为圭皋。

  后世医家有“医易同源”,汇合三家之说,故又有“一源四支”五家之说。此五家虽各有侧重,就其所谓“心学”而言,各家最高追求都回归到养心修德!因此有“易家洗心,儒家正心,道家静心,佛家明心,医家养心”之说。

  对此,清朝雍正帝曾语“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

  一言以概之,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系统化、整体平衡、中庸和谐、中和为美、内外一致、无中生有、小中见大、柔弱胜刚强。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有两大基本作用:一是修心,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二是开智。修心可以达到内圣,开智可以达到外王。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要修心,修心是开智的基础。

  二、时代呼唤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中华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各有所长,大道至简,万途同归。中华养生文化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认为天地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因此,应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的和谐相处来探讨健康长寿!

  养生与健康长寿,是医学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上工救其萌芽 ,下工救其已成。 救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 ”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就是预防为主,而养生就是防止疾病,延续了我国古代防重于治的先进思想。心理顾问的工作也应该是以预防为主,提前进行身心健康教育,应重在提前护养而非事后救治;因此,在心理顾问服务中如何灵活运用心理学并结合中华养生文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1、养生释义

  “养生”一词出自战国时期《管子》一书,为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

  养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使人体的生命状态得到修养生息,滋补,增强精、气、神,获得最佳生命质量,提升生命品质的过程。简而言之,养生就是采取适当手段保养生命,使生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之道就是对健康的人生、快乐的人生、智慧的人生,这三个人生境界的追求。

  实际上,中华传统养生就包括了养身(形)与养心(神)、修命与修性,所谓“形神相俱”与“性命双修”就是对养生要素的高度概括和有机融合。可见,传统养生强调形神共养,当代养生思潮中更多强调“养身”(形)而较少关注“养心”(神)的层次,对道德品质心性修养的关注更是微乎其微!

  当今社会所谓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只是养生的一部分,就其宗旨来说,不一定完全表达了古人关于养生,尤其是养心的本意。

  而古人所谓养生是,人类生命个体、群体与主体以外的生存环境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为一的养生,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养生。所以,老子说“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这是将人与天视为一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达到人与自然的相生相养以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

  2、养生类型

  从养生的程序来讲,依每个人的身心状态而异,就总体而言应遵循由低位向高位的递进养生顺序;分别为疗养 — 修养 — 保养 — 炼养。

  疗养,养生起步从疗养康复开始,这里指已患疾病,经过治疗,恢复元气,达到恢复健康的养生,它以生理性养生为主。

  休养,是在疗养的基础上休息,生发生命活力。修养分为静养和动养。健康之道,一动一静谓之养,动则健筋骨壮精气,生发阳气;静养心性,而使精气内聚,并转为生命动能。只动精气耗散,只静阳气不足。

  保养,在休养的基础上积蓄生命能量,养精蓄锐,扶植、培养阳气和生命动能,并使之加固、巩固。

  炼养,是在保养基础上,使充足的内气与宇宙天地之气在交换中不断锤炼,使天人合一之气在人体的经脉、穴位、诸生理功能系统中升华跃进,达到强化生命状态的目的。

  炼养就是不同程度地从各方面反复提高生命动能的过程,其作用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养生以明理与实际炼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此两者不可偏废。

  从方法上来讲,养生有饮食养生(食疗、药膳),经络养生、五行养生、气功养生、时令养生、情志养生、环境养生、艺术养生、睡眠养生、房中术(性)养生、运动养生、志趣养生等。

  从养生流派来分,养生有易经养生、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中医养生等五家。

  从养生的层次来讲,古人有“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之说。养身以增强体魄筋骨活力为主,养气是以加强气机运化能力为目的,养心是以去恶从善、心平气和、身心和谐、人性纯化、养心修德为其归宿。

  可见,养生的最高追求与终极目标就是养心修德!

  3、养生所要遵循的原则

  总原则:圆则通,通则健。不圆则不通,不通则失衡,失衡则多病。

  可见阴阳平衡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属性,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本准则。

  养生要做从调四时、调饮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五处做起。

  4、养生的目的

  养生要达到是延长生命的长度、增加生命的厚度、提高生命的质量、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目的。

  养生更在于认清人生意义,明确人生价值,完善人生修养,提升人生境界!

  5、养生的手段

  养生是重生在先,养生在后;养护预防为先,救治疗养为后。

  最根本的手段是壮养精、气、神。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身心平衡状态。

  养生就是要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

  6、养生四要素

  养生要遵循“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四大要素。(《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大论》语)所谓“食饮有节”就是不能过饱也不能过饥,谷肉果菜五味要调和,并依据个人体质差异与每年四季变化而适时适当平衡饮食。

  “起居有常”就是要生活有规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妄作劳”不是不作劳不劳动,而是不妄作,没有必要的过分地去劳作而伤身;一定要把握好“度”,把握以不伤为本。

  “形与神俱”是养生的关键所在,因此古人在养生方法上,更注意形神兼养;“形”是形体锻炼,是形体强健,肌肉发达;而“神”是精神活动,如智力、情志都属于“神”;人的健康不单要形体健康,精神、情志、思想也得要和谐。

  7、养生的境界

  养身:节饮食、运劳作、守礼安分,以养身;

  养心:寡思欲戒贪恨,以养心;

  养性:去嗔怒灭无明,以养性;

  养德:处侮辱卑下,以养德;

  养道:须守清静恬淡,以养道。

  8、养生概述——养生从何处做起

  中华养生文化中养生要落到实处,要有修养的方法;所以有“长寿从健康起、健康从养生起、养生从养心始;起心动念,行住坐卧,不离善念,养心修德之要也。”可见,养生最终都要回归到养心修德。

  关于养生内容,东晋养生家张湛在其专着《养生集·叙》中谈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其所涵盖养生内容非常之全!后世历代都参考之!

  当代养生流派广博,各有千秋,以下几项只是简要概述。

  ⑴饮食调养

  战国的管子言“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的学问也在不断更新升华,现代人更多地不是以维持生存为目的,而是更多关注如何利用饮食达到养生的目的。

  古人“药食同源同工”,提出“药补不如食补”,扁鹊更言“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古人非常重要饮食调养在养生中的作用,比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而提出的“五行与五色、五味食疗”就是非常重要的饮食养生案例。

  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五色,天地生养万物之际就已经蕴藏了养生的玄妙在里面,在我们的饮食中,五色相应五脏,青养肝、赤养心、黄养脾、白养肺、黑养肾。五味也对应五行及五脏,辣味入肺,咸味入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甜味入脾。根据这一原理,当肺部能量过高堵塞时,就应该少吃辣椒,如果仍多吃辣椒,就易加重病情。如果脾脏不好,就应该少吃甜食,如果仍多吃甜食,就易加重病情。其它各味皆应如此注意。

  因此,《黄帝内经》说“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可见,饮食调养也要遵循适度有节和个体差异、地域差异、四季适时的原则。

  ⑵经络调养

  经络犹如人体气血的“道路”,经络不通则百病滋生,经络调养的关键在于“通”。经络调养就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等方式,达到舒经理络、交通阴阳而最终实现驱邪治病,使机体恢复阴平阳密的和谐状态。

  《黄帝内经。灵枢》中讲到“夫十二经络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经络调养也同样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线”的生克关系来逐一调治。

  比如,肺经(金)不通,按照诊断后的结果,就可能先要调理心经(火),再调理脾经(脾),最后再调理肺经(金)。这样治疗方法,等于在疏通河道时,只有先疏通上游,然后再疏通下游的程序,才能得到较好的疗效。

  ⑶四时(时令)养生

  “四时气象本于天,摄养之法用于人”,体现了天人合一、人法自然的养生之道。四时养生就是需要人的起居休息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相适应,要人和自然相和谐,这是传统养生的重要观点。在养生实践方面还要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气,根据四季阴阳之气的升降来采取不同的方法以顺应天时,这确实非常符合“天人相应”的生命观。

  不仅如此,四时养生还强调要顺应四时变化,根据季节的不同特点和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需要的作息制度。并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使人体的生理功能保持在稳定平衡的良好状态中,如按时起居、用餐、工作学习、锻炼、排便等生活规律,与四季、月份、节气、时辰等相结合,以顺应天时适时调神养生,就对人体健康长寿大有益处,。

  ⑷情志调养

  情志是指七情五志,都跟“心”有关,代表心神,也正是当代所谓的心理养生。心理养生当然也应该注重超前护养预防,而非事后救治疗养!

  七情和五志是有区别的,七情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表现在外的情绪,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绪活动,是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七情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其分属于心、肝、脾、肺、肾等五脏;而五志则是在外来刺激作用下隐藏于内的志意,即喜、怒、忧、思、恐,分属于五脏,其对应的关系是心志喜、肝志怒、脾志思、肺志忧、肾志恐。

  古人说“百病生于气”,此气是指外在之气—六淫之气,即寒、湿、暑、燥、火、风气和内在之气—“情志”所生发之气;《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有“生病起于过用”,在《素问。举痛论》中特别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劳则气耗”。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情志调养及疗病可根据如下规律:

  怒伤于肝者,以悲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于心者,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于肺者,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思伤于脾者,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伤于肾者,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于胆者,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伤于心包者,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华佗“怒胜思”(木克土)激怒疗法治愈太守笃病的案例分享:

  《后汉书》记载,一次,一位太守请他看病,华佗认为经过一次大怒之后,他的病就会好。于是他接受了许多礼物后却不给他好好看病,不久又弃他而去,并留下一封书信大骂他。太守大怒,让人追赶必杀之,他的儿子知道事情的真相,便悄悄拦下去追赶他的人。太守在极度愤恨之下,吐出了几升黑血,病很快就好了!

  另外综上所述,在判断病因时,还要考虑到心理对应五行的关系,例如:脾有病,一般是因为思虑过多或爱吃甜食,以及心脏有病,火不生土;肝脏有病,一般是因为爱生气发怒或爱吃酸食,以及肾脏不好,水不生木;心脏有病,一般是因为爱紧张、提劲或爱吃苦味食品,以及肝脏不好,木不生火;肺有病,一般是因为爱悲伤或爱吃辣椒,以及脾脏不好,土不生金。还有平时饮食经常过量,造成实火,由火克金,气往上顶,肺气不能下行,引起咳嗽、咽炎以及痰多,如有这些现象,以节食或辟谷疗效较快;肾有病,一般是因为肺有病或爱吃过咸的食品;以及胆小常受惊吓,恐惧;还有就是淫欲过望,房事过多;另外就是打一些消炎或激素针造成的肾衰。

  ⑸环境养生

  随着心理顾问服务人群生命品质的提升,必然要求我们对公司(办公楼、厂区)布局、办公室以及家居布置等环境养生有所了解并灵活运用!

  调环境包括:内在环境(调心)、外在环境(居家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旅行环境)。心理顾问在服务客户时充分借助中华传统易经智慧,比如选择与调整内外环境要遵循:“阴阳互补”、“天人合一”、“整体和谐”、“五行平衡”等原则来外调内养,这也是环境养生的重要内容!

  三、中华养生文化之情志养生

  在心理顾问工作中的广泛运用中华养生文化之情志养生在当代被称之为心理养生,情志致病相对应为心因性疾病,简言之心身疾病。现代科学研究表明,95%以上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随着现代生活压力增大,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体系混乱、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增多,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各类疾病必然会增多,更彰显心理养生的重要性!

  我在这里重点介绍:儒家伦理道德与养生、道家养生要旨、佛家禅修养心和中医心理养生。其中,我将详细介绍中医心理养生,概括介绍儒、道、佛三家养生核心理念!

  (一)儒、道、佛三家的养生核心理念

  1、三家修心要旨:

  儒家讲的是敬 —— 恭敬心,道家讲的是静 –清净心,佛家讲的是净—慈悲心。

  三家修心需经过:起敬畏心 – 生恭敬心 – 起耻辱心 – 生勇猛心 – 断分别心 – 起清净心 – 生平常心 —— 发慈悲心。

  2、三家修持方法要点:

  三家侧重点有所不同,有所谓儒家修身,道家练气,佛家养心;但大道至简,万法归宗。

  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其根基在于孝道,扩而言之就是五伦八德;而五伦对应五常德,谓之仁、义、礼、智、信;又相对应五行五脏,故有“仁能养肝、义能养肺、礼能养心、智能养肾、信能养脾”之说;儒家“以心为主”的养生观,其“仁者寿”、“和为贵”、“德全不危”等思想,都强调养生需要道德品质的完善,提出养生首在养德,所以,儒家人伦之道是养生之根本!

  道家注重的是练气,气之含义当非空气的“气”字;道家的“气”分 “气”、“炁”、“气”三层,其修炼的根基在“性命双修”, 以养形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以虚合道,为之修炼之道。其修炼心性,属修性;其修炼精气神,属修命;其还虚合道,属身心两彻,性命双修;而以安神、定意 、守心、制情为修心之四要。

  佛家注重养心,其养心的修持方法是禅定,所谓四禅八定;修心在于心平气和,如如不动,而终极目标是明心见性;所以,心态的平衡是养生的最高追求; 养生的最高目标是养心修德; 禅是佛家心法,如去其宗教外衣,即可简称为心学,也是养生最核心的心法!

  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讲入世间,而以用世间为旨要;道家讲超世间,而以不用时间亦不舍时间,超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为旨要;佛家讲出世间,而以舍时间为旨要。

  儒家以“圣人”为其人生最高境界,其修养以“入圣”为主旨;道家以“真人”为其人生最高境界,其修养以“登真”为主旨;佛家以“佛陀”为其人生最高境界,其修养以“成佛”为主旨。

  三家的修养目标,均以能达到“天人合一”为归宿,唯有达到“天人合一”的终点各有不同而已。所以,古人言“能了禅境即仙境,透得儒家即佛家”。

  而三家的养生修养,均不舍“道德”,且均以道德为修养入手之共同方法,以养心修德为修养的最高目标!

  (三)中医养生核心理念

  《黄帝内经》中关于养生的核心理念:“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恬淡虚无,病安从来,心平气和,五脏安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四)各家养生思想简述:

  1、儒家养生思想:

  ⑴强调精神调摄

  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生存在着欲望是正常的,然而只能在社会许可的条件下实现欲望,不可有过分地要求,这就需要遵循“礼”的原则。正如《论语·颜渊》中所说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行则从礼、君子三戒等内容,即为寡欲。

  ⑵注意身体护养

  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等,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反之,如果不注意这些原则,“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这是需要予以注意的。

  ⑶倡导饮食卫生

  孔子对于饮食卫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强调了食品要精细、烹调要得当,进餐要定时,经久变味、腐败发臭的食物不宜食用等饮食卫生要求。

  2、道家养生思想: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思想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3、佛家养生思想:

  参禅

  禅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做禅定。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心不乱的念头上,一心参究,故称参禅。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调心以息心的方法,即静中禅(静坐)与动中禅(行住坐卧的生活禅),所谓动静之禅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并非修禅目的。这些方法在收心护念、活在当下而修心养性的同时,是有强健身体,祛病延年的养生作用的。

  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特别是植树造林,犹为突出。而寺院地址的选择,以宁静、空气清新、环境幽美为特点,为养生调摄增添了不少内容。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这种思想被吸收而融入养生学中,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内容。

  4、医家养生——中医与心理养生

  中医学历来重视心理的调摄。卫身先卫心,护形先护神。这是由于神为身之主,主明则下安。所以宋代王冰强调说:”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调神养心的基本内容,《灵枢·本神篇》作了精辟的概括:”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主要包括恬愉畅神、适度用神、和性怡情、蓄精养神、顺时调神等,强调心身并治。

  (1)清静养神

  《黄帝内经》则从心理卫生角度而论清静。《素问·上古天真论》强调指出:”怡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恬淡虚无“,主要即指心神清静。心静则不躁,神安则不乱,精神自可内守,精气自然旺盛,邪气焉能侵犯,疾病又何以萌生?说明清静养神,以静制躁,确为防疾去病的重要法门,正如《素问·痹论》所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河间还强调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由此可知,神不可不用,神又不可过用,贵在一个适字,用神适度,适可而止,劳而有度,勿不及,勿太过,使心神处于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与适中状态。由于用神太过而致损伤者更为常见,所以历代医家尤其强调节制用神。例如,不宜多思、多念,因为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不宜久视、久听,因为久视伤血,久听伤肾。

  (2)节欲守神

  欲,广义来说,泛指名闻利养财各种欲望;从狭义来说,欲,专指性欲,节欲便是指节制欲望。放纵欲望,危害甚大,《内经》首篇《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人们之所以半百而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事林广记·避忌之要》也强调说,今人之所以不能活到天赋之年,就是由于”罔知避慎,肆情恣欲,酣酒淫色“的缘故。为何纵欲可畏?因其形神交用,精气俱伤,正如《三元参赞延寿书》所说:”欲想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从命门输泻而去,可畏哉!“3、顺时调神

  人与天地相应,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必须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才能成长。人的养生,也必须”分别四时“,顺应自然。不仅要适应气候变化,注意生活起居,而且要特别注意顺时调神。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只有顺应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才能祛病延年。

  (3)气功养生

  气功在中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兼有养生与治疗两种作用。晋代葛洪说:”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抱朴子内篇·至理》)其中的”行气“即类属气功。此外,气功又有”吐纳“、”导引“、”坐禅“等说法。在古代有关文献中,气功常被称为”养生之道“或”性命之学“。什么是性命?古人认为,神是性而气是命,整个生命运动就是由神与气构成的。人若用神得法,避免过度的心理活动,气在体内的运行生化就不会受到干扰,各种生理活动就能保持正常。”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自定“(《内经·摄生类》),乃是对这种神与气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讲,气功是典型的中医心理养生法。

  气功的中医心理学原理:人身之中,气与神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全赖气的充养。神主于心,寄于脏腑,若脏腑失养,则神无所依。而在人身中的运行生化,又要靠神的统御,若神气相离,则气机必乱。因此,养生之要在于养气,养气之要在于理神。而理神的内容,主要包括凝神和宁神两个方面。

  1)凝神(收心)

  凝神是气功养生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气功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为数众多的门派,古时就有”道法三千六百门“的说法。但是,无论何种功法,都必须从凝神入手。人在生活之中,总要用神,总要应接周围的事物。神驰于外,就要消耗一定的气,这是日用之常。养生之道,则须反此之常,设法收神于内,引气归根,即所谓”神若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内经·摄生类》)。”神返身中“,就是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指向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守窍),通常是气海穴,又名丹田、气穴。

  然而凝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神之特性,变动不居,易纵难收,转瞬万里。人们还常用”心猿意马“一词来形容神的这种特性。为了取得神凝气聚的效果,古人在气功养生实践中创用了种种方法,如调息法、数息法、存想法、默诵法等等。行此诸法,为气功的诱导阶段。其中调息法是最常应用的方法。调息,就是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逐渐使之深、慢、细、匀。调息之时,要把神与呼吸、守窍,协调地结合在一起,使神息相依,注于守窍。神有所依,相恋日久,自然凝而不驰,此时即为入静(现代称气功”功能态“)。

  凝神入静是气功养生的筑基阶段,在这一阶段可产生种种心身效益,如胃气旺盛(消化机能的增强)、津液充足(内、外分泌的增加)、卫气坚实(免疫力的提高)、神清气爽(精力的恢复)、自悦(心境的改善)等等,这些都是凝神的效果。

  有人认为凝神入静相当于现代心理学的”有意注意“,这种提法不无道理,但细论起来,始觉言犹未尽。练气功之初,须时时寄神于息,务使神息相随。此时尚知有息,神息依然可分,古人称此时之神为”识神“。当练功达到一定深度时,神入息中,神息合一,这种便是入静,可见气功凝神入静的深入研究,对探讨现代心理学某些基本理论问题,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宁神(静心)

  宁神是气功养生的另一重要环节,并且是凝神的基础。有人把气功看作一种单纯的生理锻炼方法,只重视如何调整姿势、如何调节呼吸,这是不对的。自古以来,气功就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偏于生理方面,称为”命功“;一个偏于心理方面,称为”性功“。命功主要讲练功时如何调身、调息、调心,养气行气,凝神入静。性功主要讲平时如何加强个人修养,施行精神净化,避免心理障碍,保持心神安宁。命功是凝神(收心)的功夫,性功是宁神(静心)的功夫,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所以养生家大多主张”性命双修“。

  现代人所面对的诱惑和干扰,远远超过古人;各种不正常的情志活动,必然带来不良的心理冲突,令人心神不宁,气机逆乱。在这种状态下练气功,是很难入静的,即使能够入静,由此而积攒的精气神,也远不敷五志化火所造成的损耗。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养生者必须”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只有这样,才能”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古人把有碍于气功养生的心理因素总结为”六害“(名利、声色、货财、滋味、虚妄、嫉妒),这就说明,练功者必须加强个人修养,不断进行自我精神净化,做到凝神与宁神并重。如果只知凝神而不知宁神,则如漏瓮汲水,随得随失,终必劳而无功。

  气功在古代叫导引、吐纳。 导引吐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祛病方法,情志精神方面的导引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有一卷工笔彩绘的导引图,描绘了四十多种导引姿势,有的还附有文字说明。其中”患恨“”引烦“等几幅自注的情志引导图,尤其别开生面,栩栩如生,它们就是通过一些吐纳动作,用以消除不良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的。

  气功分动功和静功两大类,放松功与静坐之法属静养功类;静坐是息心法,心息则神安,神安则气足,气足则血旺,血气流畅,则有病可以去病,不足可以补充,已足可以增长。目前静养功法较多用于情绪紧张、心慌意乱、失眠多梦、头昏胀痛等神经症,高血压、溃疡病、结肠过敏、偏头痛等心身疾病,以及心因性肥胖、妊娠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

  所谓动功则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除用于治病保健外,更多是用于强壮身体的。动功也强调练者保持”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形神专一的”用意“功夫,本身蕴含着养神(心)的内容,因此有别于一般的体育锻炼。

  通过长期的气功锻炼,可以产生对人体心理活动的良好效应。近年我国心理学者对气功的心理效应进行研究,发现练功后能使人的情绪稳定性、心情、自制力、脾气、动作敏捷性、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坚强性、思维灵活性和记忆等心理活动明显改善。国外用人格测定方法研究与气功类似的沉思术,亦发现沉思锻炼对人的心理过程和性格有良的作用。

  四、儒、道、佛、医养生思想的共同点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以此为养生原则,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

  提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提倡顺时奉养

  提出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寿亲养老新书》)。故养老大法,必然要依据天和的性质,顺四时变化而摄养,才能老当益壮。

  第五:重视起居护养 ”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处处为人提供便利条件,细心护养。

  第六:注意药物扶持

  提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这些原则是符合人的生理特点的。

  第七:强调房中补益。”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强调不可纵欲。

  第八:强调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以生发阳气为根基,阳气充盛气血就会充盈,脏腑经络的功能就会正常,人体的防御能力就会加强。正如《内经》所讲”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壮养阳气能够起到防病调病,养生保健,抗衰老的作用,能够使人身体健康,益寿延年。

版权申明:本文为爸妈在线心理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等版权信息,以及保留本站网址链接;未经本站和作者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www.bama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