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发布时间:2012-09-01 15:11:21    来源:来源网络   浏览:(1115)

  何谓武家,武士也。士农工商之首,现在意思相当于职业军人,属于最低阶层的贵族。这些人无门无派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行为准则其人恪守义勇仁智信诚之道而且最可贵的是思想自由人格独立,比如豫让。其特点是既要帮助主公治理国家又要在战场上杀伐决断,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实践,从而在当时的国际乱象中认清形势。这种人身上即便穷的叮当响身上还佩着一把剑比如冯灌弹铗,落魄如韩信了身上还佩着剑。历史上比较有名的有豫让,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介子推、弧毛、狐偃、赵衰、曹沫、子囊、贯高(汉)等还有那个将以武谏著称的楚国鬻拳后来自残双脚。这些人共同形成一个阶层简称士,当然不是后来的仕(官)!这些人无门无派,他们的能量之大简直可以覆灭一个国家,比如伍子胥覆楚。让后人感叹。

  以下是先秦时代“士”的概念身份和以后演变

  在孔子办私学之前,“士农工商”四民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武士。故而,晏婴“一桃杀三士”,杀掉的是热血勇武、执着道义的三个武夫。故管仲说:“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不可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其事乱。是故圣王之处士必于闲燕,处农必就田野,处工必就官府,处商必就市井”,只有把“士”作武士、作清朝吃“铁杆庄稼”的满人八旗子弟来理解,才能弄懂“士”不可与“农工商”三民“杂处”的道理。自孔子办私学后,文士渐起。文士或写为“仕”,取义官吏应重文治。但《韩非子》中提到“士”,还是指的仗剑而行的武士;以游说君王而出仕为官的,韩非子称之为“儒”。“儒”在先秦时既指一种学派,又指一种以社会分工来划分的“民”,学派名乃从“民”名而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儒”“侠”并称,而不是“儒”、“墨”并称,显见此“儒”指的是“民”之一种,“儒”与“侠”同属士民。直到汉代,才渐渐地单称“士”为文士了。

相关文章